第一百六十章 清官风骨!严嵩为民做主!-《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李乾》


    第(2/3)页

    “没有失言,这不是朕让你说的吗?”

    李乾坐的太久,起身稍稍活动了一下筋骨,负手走到窗边。

    茵茵翠绿,花木嫣然,掩映着远处大红的廊柱。

    带着丝丝凉意的微风拂面,裹来一阵清香的花香。

    李乾顺着花香望去,金秋九月,但见一朵朵如绣球般的菊花盛放,赤紫黄橙,各具姿态。

    “说起这个来,朕也觉得很丢人。”

    李乾收回视线,转身望向吕雉和武媚娘,轻轻叹了口气:“咱们朝廷的大臣官员们,做着官却不思为民做主,只想着大把大把地给自己捞好处。”

    “时间长了,还有谁会信任这些人呢?更不会信任朝廷了?就如前阵子陇西的常平仓之事,这事传出去,让百姓怎么信任的起来?”

    “等到需要仓里的粮食救命之时,却发现那只是一个空仓,我们的宋郡守却连个空仓都要付之一炬,一点东西也不给百姓们留下……”

    说到最后,李乾的声音渐渐小了几分。

    信的人可能早就饿死了,现在只剩下不信的。

    这也是李乾面临的致命情况之一,朝廷公信力缺失。

    “陛下……”

    吕雉轻咬着红唇,低下头,不知该说什么。

    武媚娘站起身来走到他身边,向上伸出双臂,轻轻揉开李乾皱着的眉头。

    “陛下,您不是已经把宋昪惩治了吗?”

    她柔声道:“以后这样的贪官有一个杀一个,百姓们见到了,自然会再重新信任起朝廷来。”

    鼻端传来阵阵幽香,眉宇间柔软的触感让李乾心中的疲惫感稍稍减轻了几分。

    他笑着道:“要是真的如此,恐怕马上就有人起来造反了。”他可不是反贪先锋朱元璋,掌着全国的兵马,有无上的威望,能把贪官们剥皮充草。

    “这些当官的很多都和世家大户们有关系……就算不是出身于大户的官员,做官之后也少不了和他们牵扯在一起。”

    李乾轻轻摇摇头:“所以,问题又回到了大户和小民身上。”

    武媚娘点点臻首:“是,陛下,妾身受教了……”

    李乾伸出手,笑着拍了一下她的臀尖:“不,你没明白!”

    “陛下……”

    武媚娘声音都软了几分,背过手捂着屁股,俏面羞红地抬头望着李乾。

    “大户们驱使着小民,是以他们有同朝廷作对的底气。”

    李乾笑着道:“若有一日,所有小民都能信任朝廷,而胜过信任他们,天下万事,皆可成也。”

    皇权不下乡,乡村中的权利其实是被大户们牢牢把握在手中,任何官员到了地方,都要尊重他们的意见。

    孟子言:为政不难,不罪巨室。

    连和珅、严嵩这样的大臣到了地方,都要尊重荥阳郑家和当地大户的意见,可见那些大户的影响力之大。

    但若是有一天,朝廷的话比他们还好用,可以直接组织起下方的小民来,那这些大户存在的根基就会被大大削弱了。

    “陛下……”

    武媚娘眼神中依旧带着几分疑惑,抬眼望着李乾:“但是小民只能挣扎求生,稍遇到灾荒,便不能为继,大户们有钱有粮……”

    李乾轻笑着摇摇头,不知道怎么和她解释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小民的数量是百倍、千倍于大户的。”

    李乾笑着道:“只要朝廷能让他们信服,这些人的力量绝对是大户们无法比拟的。”

    他只能以这样的话来告诉武媚娘,等以后哪天她见识到其中威力的时候,就会明白了。

    “是,陛下。”

    武媚娘低下头,声音有些沉闷。

    李乾揽着她柔软的腰肢,笑着走向桌边:“先不急于一时,这件事要慢慢来,才能见识到其中的厉害。”

    “陛下,那和大人与严相的信要怎么回他们?”吕雉在桌后问道。

    “回?不用回。”

    李乾轻声笑着道:“咱们什么都不用做。”

    “既然他们都做了这种事,早晚会有不满的人跳出来。”

    “和卿家虽把事情都推到了朕的头上,可别人就不会因此找他们两个的麻烦了吗?”

    “朕只是帮他们俩分散了一点注意而已。等那些喜欢闹腾的人开始闹的时候,朕再拉这两人一把就是了。”

    “陛下圣明。”武媚娘和吕雉纷纷笑着道。

    这样的做法简直最高明不过。

    李乾预料的一点没错,事情就是按照这个走向发展的……

    原武县。

    今日便是放告示的日子,然而胡宗宪根本没如往常一般,写出告示来后和师爷细细讨论。

    他直接将严嵩写出来的那份告示让人誊抄的数份,去下面张贴了。

    不出意外的,这告示一贴出去,即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县衙大门口,申明亭。

    八根细柱支撑,上覆黑瓦,四角飞扬。

    几名身着皂衣的衙役踏入亭中,将里面贴着的其他告示碎屑都清理了个干净,随后在榜上刷了浆糊,将这张大大的告示贴了上去,铛铛地敲了几下锣。

    随后衙役们转身离开、去,忙着去各村贴告示。

    路边经过的百姓听到锣响,当即有几个围拢了上来。

    “别看了,陈老六,你看得懂字儿吗?”外面传来路人的笑骂声。

    被调侃的那汉子也不生气,闷闷地对外面道:“我是看不懂,可人家吕老哥家里是卖纸卖笔的,人家还看不懂吗?”

    “吕老哥,这上面写的是啥啊?”

    这时候申明亭周围已经围拢来了不少百姓,此刻纷纷眼巴巴地望着站在榜前,身着一席青绢直裰的中年人。

    那人先是粗粗扫了一眼,随后便笑着对周围道:“修堤,是修堤的事儿。”

    “嗨!还以为什么蹊跷事儿呢!”

    “修堤的事儿不是早就传开了吗?”

    “可不是嘛,这大堤坏了可不得修?这衙门里的官老爷可真是有够闲得慌的,还专门写个字……”

    卖纸笔的吕老哥哈哈一笑,又瞅了那榜文一眼。

    可正是这一眼,让他直接愣住了。

    “打坝淤地……朝廷竟然还要打坝淤地!”他忍不住惊呼出来。

    申明亭周围的百姓闻言,一下子不困了,原本抬脚刚要走的人也停了下来。

    人群激动的不行,喜色溢于言表,纷纷高声发问:

    “怎么打?在哪淤地?”

    “能不能淤到我家那块?吕老哥?就在陈家沟再往西那一块,淹的可厉害了,前几天我去看的时候水还没退呢!”

    “啥时候淤啊?俺还有五亩斥卤田,能赶上明年种粮食不……”

    做纸笔买卖的吕强看着看着榜文,嘴巴张的越来越大,而听到消息围拢过来的百姓也越来越多,这边的杂乱声越来越大。

    “淤地……淤地……”

    吕强突然高声叫道:“都淤!都淤!”

    他激动地大叫道:“咱们原武县沿着河边的地,都淤一遍!

    ”

    “什么?”

    “真的假的?”

    “这么多地……”

    刚经了一场水灾的百姓们一时被这个幸福的消息冲昏了头,竟会下意识怀疑消息的真实性。

    “我看看我看看!”

    来了这么多人,自然又有识字的出现。

    “我看看我看看!”一个穿着襕衫的年轻人从人群中挤出来,跑进了亭子里。

    “是小陈秀才!”

    人群安静下来,眼巴巴地望着他。

    这位小陈秀才看着看着,脸色却越来越差,不过还是对周围人群道:“确实河边都要淤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