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定秦曲》


    第(1/3)页

    张嘉师在后世就读学习的时候,知道一句话,那就是“弱国无外交”。Ω笔趣Ω『阁Ww』W.  biqUwU.Cc

    在一开始,他不明白这一句话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但是在穿越到秦帝国十多年的时间,而在其执掌帝**政也有将近五年的时间内,他明白到这句话的意义所在。

    当然,张嘉师若是详细明白到历史的展,那么他就不会认为这句话完全合理。

    因为这句话虽然是一句正常情况下都能够概括情况的话语,但是这并不代表并没有个别的例子生。

    比如说在后世当中的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外交政策而言,就算是个中的另类。

    ……

    德国在一战中战败,它进一步维护并扩大其安全利益的政策失败了。一战后,具有强烈掠夺性的凡尔赛条约,给德国以致命的打击。这必然使德国加强对自身安全利益的维护。

    凡尔赛条约使德国丧失了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73o万人口,萨尔兰、莱茵河左岸被占领。德国失去了75%的铁矿,44%的生铁生产能力,38%的钢生产能力,26%的煤炭产量。德国被迫放弃了所有海外殖民地,失去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德国领土的丧失,缩小了国内市场。

    为了恢复和维护德国的安全利益,魏玛共和国的外交政策的指导思想是一切都取决于能否恢复德意志民族国家的权力地位。它的要目的是澄清德法关系中所存在的经济和军事问题,致力于消除德法“世仇”,让法国从鲁尔和莱茵兰撤军。

    由于战争失败,经济临近崩溃,这时,德国维护安全利益已降至最基本的层次——维护构成自身的主要因素的安全:领土、居民、政权组织和主权。

    通过道威斯计划的扶持,在希特勒上台前,1928年德国工业资本已过战前一倍多,重工业生产赶上并过战前水平。1928—1929年,德国生产的工业品占全欧除了苏联之外的1\/3。德国经济实力再次过英法,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仅次于美国。

    (道威斯计划的主要内容:由协约国监督改组德意志银行,实行货币改革,并由协约国贷款8亿金马克以稳定其币制,在赔款总数尚未最后确定的情况下,规定德国赔款年度限额,即由第一年1o亿金马克开始,逐年增加,到第五年增至年付25亿金马克;德国支付赔款的财源来自关税、烟酒糖专卖税、铁路收入及工商企业税;行11o亿金马克铁路公债、5o亿金马克工业公债;德国的金融外汇、铁路运营以及税捐征收事务受国际监管。德国以法、比两国从鲁尔撤军作为接受赔款计划的条件。)

    道威斯计划实施后,以美国为主的大批外国资本源源不断流入德国。1924~1929年,德国共得到外国贷款及投资326亿马克,其中美国资本占7o%。贷款9o%以上落到德国各大公司及企业中,贷款利息较高,毛率达6.5%~1o%。赔款方面,道威斯计划减少赔款总额,在1924\/1925年度至1928\/1929年度5个年度的赔款额由开始年度的1o亿马克递增到最后年度的25亿马克,具体可随年度繁荣指数予以调整。实际情况是,在1928年9月以前,道威斯计划生效的4年里,德国支付的现金和实物仅相当于他们从国外所借款项的一半,随后赔款基本上停止支付,后来连债务都拒付,美、英等国又做了一笔亏本生意。

    计划实施后,德国资金奇缺的问题得到解决,加上从美国得到大量物质装备和技术帮助,其经济趋于稳定和恢复展;法、英等收到一些赔款;同期,美国经济逐步高涨繁荣,为欧洲提供资本的同时也扩大了进口,使欧洲经济整体趋于稳定。

    欧洲虽经历一战,但原有资本集中情况和生产目的并未改变,原有人之道依然按原方向损不足而奉有余,因此没有出现高利润率的基础。相反,一战和战后危机还促进了资本的垄断和集中,而道威斯计划也起了类似作用,如在德国,9o%的贷款落到各大公司及企业中,它的实质则更象是把德国变为美、英获取利润的殖民地。

    当然,这种殖民地的性质与当时的其它殖民地不同,而是类似于二战后对待展中国家的新殖民主义形式,但其实质是一样的,就是要从这些地方获取利润弥补国内利润不足,其结果也是一样的,是不可持续的,其贷款在不改变生产目的的前提下是难以收回的。实际上贷给德国的债务最终就没有收回。

    由于上述原因,德国经济只是在大量外资和技术等输入下才等以振兴。到1927年,随着人民贫困化的加深和工业中固定资本更新的基本完成,国内市场已难以继续扩大,国外市场也难夺取,消费品工业生产每况愈下,整个工业展度大为降低。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来临前,德国又要求延缓支付赔款,即使在相对稳定期,整个工业生产能力也仅利用6o%~65%,年平均失业人数达15o万~2oo万人,比英国严重,这是由其生产目的未改变造成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