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少顷,换了一身礼服的吕雉站在刘邦身侧,共同搀扶着腿脚利落,但装作弱不禁风,不得不让人搀扶着才能行动自如的刘太公登上丹陛。 毕竟,汉朝以孝治天下,新年大朝会这种重大的场合,太上皇不能不来。 等到刘太公和刘邦吕雉坐好之后,礼官上前,指挥奏响雅乐,进行冗长的觐见拜贺仪式。 而在刘盈的视角中,他看到今年来朝贺的番邦使臣尽管比前年多了许多,但却有一个应该来的没有来。 乌孙。 不仅是刘盈发现了,就连殿中的文武官员也都发现了这一点。 毕竟负责诸侯与少数民族部族首领朝觐事务、接 待诸郡县上计吏的「典客」府的官吏,特意在一众西域诸国的使臣中空出了一个位置,用意自然不言而喻。 这帮战狂,又在炮制开战理由了……刘盈撇了撇嘴,将视线从空缺的位置移开。 其实乌孙人不来朝觐的理由他可以理解,毕竟乌孙人什么也没干,莫名其妙就从匈奴的附庸,转变为了汉帝国的附庸! 重要的是,乌孙人觉得自己远离汉国,双方之间并不接壤,即便是不来向刘邦表示臣服,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毕竟,汉国想要征讨位于河西走廊东部的乌孙人,要么飞过贺兰山以西的瀚海草原,要么就先打穿盘踞在后世青海地区的羌人! 羌人,这可以从炎黄时期就存在的民族! 夏朝没有征服他们,商朝除了抓些羌人奴隶烹煮后祭天外,也同样没有征服他们,直到周人崛起,虽然把羌人从陇西高原赶走,但也同样没有让羌人臣服! 而这,一直延伸到秦国立国。 秦人和戎狄血战数百年,终于获得了周天子允诺的应许之地,这帮战狂旋即将目光盯上了陇山西边,唱着歌牧马放羊的羌人。 于是在秦厉公时期,秦军大破羌人,屡屡发动战争大肆掳掠人口发往关中为奴。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一个名为「无弋爰剑(yyunjin)」的羌人奴隶,「无弋」,就是羌语中奴隶的意思。 爱剑如同西边的斯巴达克斯一样,在秦国发动了大起义,带着族人跑回了陇西荒山,在面对着秦人防火烧山时,又龙妈附体,给自己刷了一个「不焚者」的词条,于是成为了羌人的神,以及大首领。 而他的子子孙孙,也秉承着他的意志,自由奔跑在青海湖畔的山峦草原之中。 即便是后来秦国灭六国,一统天下,羌人也依然是自由人,并没有向秦人臣服。 自然而然的,乌孙人认为,羌人也不会向汉人臣服,乌孙人坚信,在这已知的世界的中,唯有匈奴,唯有撑犁孤涂单于才是那个值得所有人臣服的男人。 这,就是他们的取死之道…… 不过这也不怪他们,毕竟陈汤尚未出生,还没有人来告诉世人,什么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刘盈看了看满堂公卿大臣的眼神,均看出了这个虽远必诛的念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