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未来音乐流行潮势-《娱乐王朝》
第(2/3)页
而且他在其中的唱段很少,主要是起一个衬托女声效果。
这样的设置既是为了彰显出金溪善的曲风突破,也是因为拉丁曲风的最鲜明特点就是性感诱人。
原版的品质,可是全球销量超过两千万的billboard 公告牌冠军单曲,而且后世即将围绕着这首歌出现超火的舞蹈版,刘清山可以利用它能够有很多后续操作。
在未来的短视频大行其道的年代,舞蹈版《havana》会获得令人乍舌的恐怖流量,在以流量至上的新音乐流行模式到来之前,提前抢占在流量密码的意义远超歌曲的本身品质。
实际上刘清山近段时间拿出来的「作品」,都偏向于未来的流行趋势,而且已经在世界流行音乐走势中,凸显出越来越不容忽视的潮流引导性。
为什么这么说呢?
就流行音乐历史潮流走势而言,自2010年代开始,「爆款歌曲」的创作思路就会开始彻底改变乐坛,那种以节奏为主导、突出舞蹈性,极少的旋律动机大量重复,多人合作创作,以及更新颖的段落安排音乐风格会成为市场主流。
因此刘清山之前「创作」的大部分英文歌都在这方面下了功夫,比如《》,无论曲风,还是mv的制作,甚至现场演出风格,都在竭力去迎合后世的潮流走向。
为什么他近两年推出的英文歌,几乎都能在各大排行榜空降成功?正是由于歌曲本身潜在的流行模式的隐隐作祟。
这种区别可以说是年代上的区别,也可以说是中西乐坛的区别,这种更新潮的思路已经在逐渐改变听众本身的欣赏习惯,并且再度反馈到创作者身上。
随着历史的进程,听众在听歌的时候变得越来越缺乏耐心,也会主动寻求某种能让自己「上头」、「抖腿」、「中毒」的旋律或节奏性。
目前最最火爆的歌曲《》乃至《江南style》,都并不需要你去传唱,而是拼了命地让你摇晃。
也就相当于,相比于2000年代,创作者们要去追求旋律的朗朗上口和那种能被贴在网络空间的金句,已经出现了过时的迹象,随后年代的音乐创作则更强调「爽就好了」,刘清山则是很明智地把未来流行的提前量早几年亮了出来而已。
音乐的潮流始终在奔涌向前,今年的音乐市场已经被新潮的电子、trap,或是上世纪年代回潮的-pop等类型占据,而大多数具有2000年代特征的创作,则正处于一个听众审美疲劳还未消除的低潮时期,主要依靠歌手的号召力。潮流总是跑得更快,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来自不同年代的创作者们在创作框架上的区别,都要去竭力应和市场的需求。
由于听众的审美在随着年代的不同而发生改变,近几年,欧美市场每当推出新歌,通常都要面临销量的火热和口碑的低迷,这种诡异的现象一直在被人苦苦探寻根
结所在,却始终没有哪位乐坛大神给出更令人信服的例据和概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