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我现在想的他不会也知道了吧?不行,不行,不能再想了…… “回大人的话,没有。” 信差小心翼翼地答道:“那天早晨军报抵京,大司马同右相还有一干大人入了宫,后来也没有消息放出来……” “原来如此。”和珅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信差怕他不满意,又补充道:“当日午时,这封诏书便从门下省发来,令兵部送往前线。” “和大人何须担心?” 郑谌笑呵呵地望着和珅:“反正朝廷大军势如破竹,现在已经取下了泗州城、盱眙城,过不了几日便能拿下盱眙全境。” “奏报都过了这里,定然不会有错的。” 和珅一愣,随即笑着道:“是这个道理,我终究是不如郑老洒脱。” 打了败仗要藏着掖着,一路偷偷摸摸地进京送信。但打了胜仗要是还不大张旗鼓地公布,那这胜仗不踏马白打了吗? 事实上,打胜仗之后,送信的官差不仅不会保密,而且大概要嚷嚷的举世皆知。若有更大,更牛笔的胜仗,还要让沿路衙门、驿站布置露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字报”,宣读给当地百姓。 就在昨天,前线送来的军报便到了汴州这边,将朝廷禁军不费一兵一卒,拿下盱眙城的消息送了过来,并且继续传往京城。 实际上就是盱眙投降了。 如今朝廷禁军继续南下,即将堵过淮河,很快就要占领盱眙全境。 “并非和大人不够洒脱,而是和大人心中装着这两岸数十万受灾的百姓啊!” 郑谌却感慨了一声,轻轻摇着头:“吴国一日不通,漕粮一日运不过来,咱们汴州、荥阳的百姓就要受一天的苦!” “和大人心怀黎庶,是以才有这么多的忧虑,老夫却是做不到如此了。” 和珅一怔,没想到自己这么伟大,急忙笑着道:“郑老也是如此,也是如此。” 说着便对信差挥了挥手:“朝廷的急信耽搁不得,你赶紧去吧。” 又对一旁站着的刘全道:“给这位差官包上十两银子,应付意外。” “谢和大人!”信差美滋滋地离开小院,没想到还有这种好事儿。 信差走后,刘全又去关上了门,摆上了冰盘,厅堂中这才稍稍凉快下来。 “郑老,看这战况,估计今年的漕粮可能运不过来了。” 和珅拿出帕子,抹了抹脑门儿上的汗,笑着对郑谌道:“赈灾修堤的事,还要靠荥阳、汴州的父老乡亲们多配合配合。” 深冬时节,运河可是会结冰的,到时候就算是攻下了吴国,漕粮估计也过不来了。 “那是自然。” 郑谌其实也热的不行,但他却一直矜持着,对和珅笑道:“修堤乃是利在千秋的大事,修好了,受益的也是我们两岸的百姓,就算和大人不说,我们也一定会帮这个忙的。” 和珅擦完汗,又拿起金丝铁线盏中的凉茶灌了一口,笑的更是轻松:“有郑家帮忙,看来本官可以高枕无忧矣。” 虽然叫荥阳郑家,但他们的势力却不仅限在荥阳一地。 从荥阳、汴州一直到郑国,到处都笼罩在这个庞然大物的阴影之下。 其中原因也很简单,荥阳郑家就是郑国王室的郑家,双方关系非常紧密,相互扶持照应,亲如一家。 或者说他们本来就是一家人,是一体的。 所以和珅说的这话,还真的是丝毫不夸张。 没有郑家支持,任何一个官员在这两地都做不了什么。 郑谌趁和珅喝茶的空,偷偷用大袖子呼扇了一点风,见和珅望过来,又谦虚地笑了笑,并无任何得色:“和大人太高看我们郑家了,这次黄河突发灾患,我们也是差点自身难保。” “天灾当面,人力却是如此的微不足道,和大人当真是我们荥阳、汴州百姓的救命恩人啊!” “前些日子大家还商量着,若是荥阳的大堤筑成了,便立碑纪念,将南岸的这道大堤命名为‘和公堤’!以此来感念和大人的恩情!” 和珅用借粮、大堤上刻名字来绑住当地的士绅,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出力。 郑家就用这个“和公堤”的名头绑住和珅。 只要和珅在朝中一天,那么朝廷就不会放弃营建此堤。 “这可使不得。” 和珅嘴里的茶水都差点喷出来,急忙摆手拒绝:“和某人何德何能?” “这修堤的粮食都是从乡亲们手里借来的,修堤的石料除了朝廷最初运来的之外,都是乡亲们在附近山上自己开凿,以船只运送的,连修堤都是乡亲们自己动的手……” 郑谌一愣,这么一听,这大堤确实和朝廷屁关系没有,都是乡亲们自己干的活。 当然,帐也不是这么算的。 冰盘中的冰块渐渐挥发,房中温度缓缓降下来。 “和大人太谦逊了。” 郑谌已经不是那么燥热了,他干笑着道:“往年荥阳又那么多次水患,朝廷派了那么多钦差来赈灾,可为何他们都做不成此事?从没有一人提出过,要给荥阳修一道石头堤,他们不敢想,更不敢说。” “也只有和大人,方能有如此胸襟了。” “没有朝廷的支持和许可,凭百姓们自己怎么可能修起这大堤来?” 朝廷要是不允许,大堤恐怕还没动工,就直接被叫停了。 朝廷要是不出面,更不可能把灾民组织起来,让他们齐心协力地办这件事儿。 “和某人也是仰仗父老乡亲们的支持。” 和珅虽然还在客气,但语气已经放软了:“要是没有如郑老这般通情达理的乡贤,和某定然也是不敢想的。” 花花轿子人抬人,郑谌哈哈一笑,很有风度地抿了一口茶水:“如此一来,那便说定了。” “乡亲百姓们就是想给这大堤立碑,人们都管他叫和公堤,和大人你可拦不住民意啊!” 和珅颇为无奈地叹了口气,那别扭的小模样,简直就是一百个不情愿:“既然郑老都这么说了,那本官也无计可施,只能如此了。” 郑谌笑着点点头,又状若不经意地问道:“对了,和大人。” “现在灾民们都嚷嚷着要卖地,今年黄河水久灌不退,原本的好田都成了斥卤地,根本就没法再种了,灾民们就合计着,把地卖了换粮……” 所谓的斥卤地就是盐碱地,黄河泛滥时,若积水不退,土壤容易盐碱化,就成了盐碱地。 “不能卖!” 和珅突然脸色一正,盯着郑谌道:“郑老可知道,此次朝廷不仅要修堤,还要打坝淤地?” 郑谌一下子愣住了,再也顾不得什么风度:“真有此事?” 良田能变成斥卤地,斥卤地自然也就能变回良田,办法就是引黄灌淤,引黄河浇灌,冲洗盐碱,然后形成新的土层。 对这种打坝淤地,百姓们都有顺口熘,叫‘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这种重新淤的地最为肥厚,被百姓称为‘粮囤子’,原先再烂的地都能成良田! “那是自然。” 和珅也状若不经意地抿了口茶水:“郑老,郑家一直支持朝廷和本官,所以本官也可以对你们提前透漏一点消息。” “前阵子大司空差了工部的工匠过来,沿河绘制了荥阳等地的地形,又回去交由工部设计了筑堤的图纸。此次筑堤不是简单的筑堤,还要挖引河、筑月堤,沿河打坝淤地。” “虽然更麻烦了,但一旦功成,黄河荥阳段沿岸的几十万、上百万亩斥卤田,就会变为上等良田……” 郑谌端着茶杯的手都哆嗦了一下,橙黄色的茶水洒在赤色暗花湖绸道袍上,他却浑然不觉。 斥卤田耕一年,累死累活也只能收三五斗粮食,百姓们就是任其荒着,也不愿去种。 但若是淤田,每亩地每年打底都能产两三石粮食,若是上百万亩地算下来……郑谌有些眼晕。 这得是多少钱?多少粮? 郑谌用敬佩地眼神望着和珅,高,真是太高了! 这上百万斥卤田里,有不少官田,一旦堤成,朝廷不知道要赚多少田! 就算其余的那些民田,产粮量翻番后,朝廷收取的税款也能翻番! 这么一抵扣的话,朝廷修这大堤根本就花不了太多钱,而且日后每年都能多收好几倍的粮税! 修堤还踏马能赚钱,天下恐怕只此一家了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