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沧海横流(十六)-《一个人的甲午》
第(1/3)页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知不觉,几片飞雪从窗外飘落,隐隐的,从院落的西阵幽远的琴音,在满眼萧瑟苍凉的冬景中,透出几分婉转悠扬。
屋子里几个摆在角落里的炉火都烧得旺旺的,让人感觉浑身上下都是暖洋洋的热气。而此刻站在窗边的光绪,脸色却如同凝结成了一快冰,寒气逼人,让一旁的李奇峰一句多话也不敢说,恭谨的垂首而立。
隔了许久,光绪才若有所思的转过身,缓缓的踱了几步问道,“城外那些日本人的情况都查清楚了?他们和谁在联络,又准备怎么动手啊?”
“回禀皇上,城外的日本人总共一百一十二人,潜伏在城外的密林中,微臣的人一直都在暗中盯着他们。城内接应的是福源货栈的掌柜,究竟是不是日本人,微臣一时还无法查清底细,不过已经在微臣的控制当中了。从这些日本人的准备上看,微臣判断他们定然会在皇上回京的路上动手。”李奇峰俯身低头,简单明了的回禀道。
“区区一百多人,就想刺杀于朕?………”光绪冷不丁哼了一声,背着手一脸的阴郁。
日本人想要刺杀自己的事情,并不令光绪感到吃惊。早几日在田庄台的时候,他便意外的从京城里面收到了一份消息,获知了日本人想要行刺自己的事情。然而消息的来源却又让他满腹云,消息中也只是片言只语,仅仅提到日本人准备动手的事,有没有内应,准备什么时候,怎么动手都是没有提及。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光绪当即决定悄然从田庄台赶回锦州。
他这样做的原因,一方面是辽东地域太大,即便让军情处把全部人手都撒出去,仓促之间要找出这些日本人也不容易。与其被动的等着日本人动手,光绪干脆主动从田庄台挪到了锦州,借以调动日本人露出踪迹。而另一方面,吴绍基不久前提到的京城内刚毅和荣禄等人来往密切地事,也让光绪甚为担忧。他不大相信刚毅等人会和日本人相互勾结,但是涉及朝局政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的事情,他不能不防备着万一。所以光绪一到锦州后,便立即让杜怀川负责彻查此事。
然而真正让光绪感到震惊的是,今日上午的时候,杜怀川匆匆赶来禀报,他安排在京城里面的人手忽然从京城里面传递过来一个消息,管着刑部的刚毅不久前,忽然从刑部大牢里面放了一个日本人出来,联系到日本人此刻正准备对自己动手的事,光绪心中地火苗便再也控制不住烧了起来。
“微臣的人回来禀报说,日本人准备有炸药,武器装备也很精良,皇上还是要小心为上,防备着日本人狗急跳墙。”见皇上对这些日本人并不太在意,李奇峰忍不住提醒道。
“难道朕会傻到等着他们用炸药来炸朕?”光绪板着脸摆了摆手,声音低沉的有些慑人。
他压根就不把这些日本人放在眼里。在他看来。也只有日本人才会疯狂到脑袋短路。想出这样愚蠢地办法来。自己身边一千多人地卫队。再加上正赶回来地新建陆军第一镇。恐怕这些日本人连自己影子都看不到就全军覆没了。况且现在这些日本人都在军情处地严密监视之下。局面掌握在自己手中。随时都可以动手把这些日本人一股脑剿了。有什么可以担心地?
真正令他心寒和震怒地。是这件事情背后透出地那些若有若无地蛛丝马迹。倘若刚毅和荣禄等人当真胆大妄为到和日本人相互勾结。他就不能不预备着一些手段了。
“京城里面刚毅和荣禄地事情。朕已经交代杜怀川继续密查。你这里把日本人给朕盯紧了。绝不能出任何意外。不过你们原来地计划要变更一下了………”光绪看似不经意地弹了弹袖口。独自望着窗外阴沉地天空。良久后方缓缓说道。
“让你地人暂时先不要动。把朕三天后回京地消息放出去。到时准备好朕地仪仗马车空车出城。朕就在这间屋子里等着他们动手。等到他们一发动。立刻一网打尽。记住了。朕要你们留下活口!……”
“微臣明白。微臣立刻遵照皇上地旨意去办。”李奇峰只是微微一愣。以他在军情处地历练。立刻便明白了皇上地用意。看来皇上打算在日本人行刺地事情上。做一番文章了。想到这件事情背后将引起地一番风雨。心头也是忍不住一阵寒意。
“用不着琢磨什么。屋子里落了灰尘。总是要打扫一下地。你用心办差去吧………”光绪轻轻扬了扬手。目光却有些游离在空中。深沉地像笼罩着一层轻雾。
……………………
日子风平浪静的过去了两天,光绪依旧如过去几日一样,带着吴绍基和身边的卫士在锦州各处巡视,接见官员士绅,安排各项政务,忙的是脚不沾地。如今辽东、辽南的战事已经基本结束了,逃散的百姓也开始陆续返回,安定民心、赈济流民、恢复生产和振兴商贸都是眼前的当务之急。
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平常,似乎并不需要如此急迫,但是光绪心中却是非常清楚,眼前这一片富饶的土地,自古以来便是地广人稀物产丰富,肥沃的黑土地、煤
矿、密密的森林和奔腾的河流山川,以及在未来可以的那片陆相沉积的石油资源,构成了这个国家迈向近代化国家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想想都让人觉得心潮澎湃,又有什么道理让这片富饶的土地继续沉睡下去?现在所做的这些点点细务,何尝不是为了他日振兴铺垫基础?
至于城内城外那些企图刺杀自己的日本人,光绪全都甩手交给李奇峰,自己一概不问。最迟明日午后,陈卓所率新建陆军第一镇主力就将陆续抵达锦州,大势已经完全掌握着光绪手中,如果不是这件事情背后,或许还牵连到京城里面的刚毅、荣禄等人,他甚至连想都懒得去想这些日本人的死活。到时候只要日本人一发动,顷刻间便可以一网打尽,抓住几个活口审问出口供,一旦落实了刺杀皇帝的罪名,回京地时候动刚毅他们也就名正言顺了。
就这样又忙碌了一天,快黄昏的时候光绪才一身疲惫,回到自己从杜怀川那儿要过来的宅院里面,刚一进门穿过照壁,还没等走近花园里面,便看到月儿一身狐皮的小祅站在屋檐下面,眼睛又大又亮的正望着自己。
光绪不觉眼前一亮,上上下下打量起月儿来。剪裁得体的小祅衬托着婀娜的腰身,再加上清秀地容颜,在灯光下面愈发显得清丽无比。
被光绪看得有些不好意思,月儿脸微微一红,低下头往侧后退让了一步,羞怯的福了一福说道,“月儿见过皇上…………”
“进屋说话吧,屋里暖和,朕都快给冻僵了。”光绪也只是一笑,随手解下身上的披风交给一旁地侍从,大步走进了屋内。
屋里早就挂起了宫灯,炉火也烧旺的,透着让人惬意的暖和,光绪笑吟吟的走了进去,还没来得及散一下劳累了一天的筋骨,猛地抬头看到桌上竟然摆了一桌丰盛地菜肴,正中间还是一个热气腾腾的锅子,倒是有些愣住了。
“月儿听说皇上明天就要回京城去了,所以月儿………月儿斗胆想给皇上饯行,请皇上恕罪。”月儿站在光绪身后,说到最后一句,声音已经低不可闻。
光绪不觉有些诧异地转头望着月儿,竟是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怎么,月儿不随朕一同回京?”
好好的,忽然听到月儿地这几句话,一股莫名的烦躁顿时涌上心头,光绪竟忽然间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想想也是,这么长时间以来,他自己满脑袋里面都是国事、天下事,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还有那几场惊心动魄地生死之战,把自己的一颗心都挤得满满地,似乎就在刚刚的这一刻,才忽然发现,心中其实还有一个空着地地方。
“皇上回京城去,月儿自然也是要回江南的………”月儿低着头不敢看光绪,好一会儿,才像是鼓足了勇气般低声说道,“皇上要带月儿回京城?”
听月儿的语气,似乎并不是要像上次那样,非要任性回到江南去,光绪不禁暗暗松了口气,竟有些如释重负的感觉。倘若月儿真的要走,他相信自己断然不会去刻意挽留的。这和皇帝的身份尊严无关,和男女之间的感情无干,仅只是内心深处那一缕淡淡的感触而已。
其实这几年来,光绪倒真是很少去想过和月儿之间的这层感情,将来如何如何,都被甲午这层阴云压得死死的,再加上波谲云诡的朝局之争,连自己的生死都不知道,又如何会去想这些事情。他喜欢月儿,想把她留在自己身边,并不完全是男女之间的感情,在尔虞我诈中挣扎的太久了,他觉得自己似乎都没有激情了,麻木,孤独,像一只上了发条的钟,也只有在月儿面前,他才有片刻的轻松,不用刻意去提防什么,似乎那种感觉是如此自然,就像从内心深处长出来的一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