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沧海横流(十六)-《一个人的甲午》
第(2/3)页
“朕回京去,自然是要带你回去的,难道朕的心意你还不明白吗?”光绪默默的看了月儿一会儿,拉起月儿的手轻轻说道。
那一刻,月儿下意识的犹豫了一下,却没有挣扎,任由光绪握着自己的手,只是头一直低着,似乎不敢看光绪的目光。
“月儿明白皇上的心意,知道皇上对月儿很好。月儿在这个世上没有亲人,是养父把月儿养大的,月儿和皇上在一起,就像是和自己的亲人在一起一样…………”月儿低声细语,忽然抬起头,目光中竟像是有一层淡淡的雾气,“月儿愿意跟着皇上回京,可是皇上难道要让月儿到宫里去吗?”
光绪一愣,忍不住苦笑了起来。些许日子没见,当初那个不谙世事的小丫头,现在心事倒是越来越重了。不过也算是件事情吧,自己后宫那笔糊涂账一直都没有去理会,即便现在自己回京,恐怕也还顾不上那一节。真要是把月儿送进宫里,想想连自己都觉得难受,更何况是月儿………
“月儿不用进宫,住在外面吧,朕是一国之君,难道连这点担当都没有吗?”光绪含笑将月儿拉到自己身边坐下,端详了月儿片刻又说道,“这些琐碎的事情有什么可担心的,朕不用发话,自然有人会办的很好。朕不会约束你什么,也不会勉强你什么,
知道你是不是从心里面愿意跟朕回去?”
不知道这句话触动了月儿什么,眼圈都有些红了,咬着嘴唇看了光绪一会儿,使劲地点了点头。
“这样不就好了,只是看来这饯行的酒朕是喝不上了………”光绪哈哈一笑,爱怜的摸了摸月儿的头发,月儿也忍不住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
“月儿给皇上斟酒。”月儿拿过一旁温着的酒壶给光绪和自己斟满酒,举起酒杯有些孩子气的偏着头说道,“月儿先敬皇上一杯,不过皇上还要答应月儿一件事情。”
完,月儿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笑意盈盈地望着光绪。
“看来朕不答应,这酒是喝不成了。”光绪也被月儿调皮的样子逗得笑了起来,“说吧,月儿说的事情朕岂有不答应地道理………”
“月儿希望皇上………”月儿的话还没有说完,脸色忽然变得无比苍白,皱紧眉头身子猛地摇晃了一下,竟有些站立不住了。
光绪顿时一惊,刚想伸手扶住月儿,却看到月儿用力扶住桌角猛地一抬手,将桌上的酒杯扫在地上,嘴角浸出一丝血迹。
“皇上,酒里面有毒………”说到这里,月儿似乎再也坚持不住,软绵绵的倒了下去。
光绪一把上前抱住月儿,手足无措的不知道该做什么。
片刻间才反应过来,大声喊道,“来人,来人,传御医………”
光绪又慌忙伸手去摸月儿地脉搏,却已经是细若游丝,如同她此刻慢慢闭上的双眼,从明亮逐渐黯淡。骤然间,光绪觉得整颗心像忽然间被抽空了一样,整个人都在不停地抖,不停的颤抖。
听到屋内地响动,伺立在外面的景铭等人已经是大步冲了进来,不由分说便团团围在光绪左右。
“围着朕干嘛啊,叫御医!………”光绪勃然大怒,一把推开挡在自己身前的侍卫,大声喊道。
立刻便有人冲了出去,一旁地景铭此时也顾不得许多了,俯下身用手搭在月儿的手腕上,良久,黑着脸缓缓地站起身来,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奴才护卫不力,奴才死罪!………”顿时,四周哗啦啦都跪了下去。
光绪此时却像傻了一样,抱着月儿一动也不动,怔怔的半跪在地上,这个太过突然地骤变让他几乎不敢相信。
片刻功夫,随伺在光绪身边的郎中气喘嘘嘘的跑了进来,诊完月儿的脉案后轻轻摇了摇头,跪在地上一句话也不敢说。
“都给朕滚出去,滚!………”不知道过了多久,光绪咬着牙站起身来,抱着月儿走到墙角的软榻上,头也不回的说道。
众人都肃然的跪在地上,直到看到景铭默默的点了点头,才悄然无声的退了出去。屋外的院子里此刻早已经是灯火通明,光绪的卫队片刻间已经将这里围得个水泄不通。
而屋子里的软榻前,光绪只是默默看着躺在上面的月儿,此刻的月儿依旧清秀无比,只是微闭的双眼和嘴角的血痕,显得那么的突兀,那么的刺痛心扉…………
依稀中,似乎是初见面时那份不谙世事的单纯,无所顾忌的目光不时偷偷打量自己………
然后,月光下的琴声袅袅,院落中的笑语盈盈………
跟着自己微服出行,在世铎府前一番波折,后来才知道月儿身怀武功,身世哀怜………
再后来,月儿任性的回到了江南,天各一方………
田庄台血战生死茫茫之时,月儿却又千里迢迢的跑了过来,要和自己共赴生死…………
不多,真的不多,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其实屈指可数,本来以后应该会有很多时间的,现在都没了,可是怎么就忽然都没了呢?…………
“景铭,给朕滚进来!”猝然间,光绪转过身对着屋外大喊到。
“这酒,这菜,都是从哪里来地,给朕查!”光绪指着桌上的酒菜,对着一脸惶恐和愧然的景铭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