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信仰与忠诚-《都市之飞龙在天》


    第(3/3)页

    早年,我还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在荷兰,一个初中刚毕业的青年农民在一个小镇找到了门卫工作,他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60年。在这个清闲的岗位上,他没有悠闲,而是选择了打磨镜片,一磨就是60年。多年的专注和细致使他的技艺超过了专业水平,磨出的复合镜片的放大倍数比专业水平都高。借助自己磨的镜片,他终于发现了当时世界还不知晓的另一个广阔的世界--微生物世界。 他获得了巴黎科学院院士的头衔,英国女王亲临小镇去看望他。他老老实实地把手中的镜片磨好,不仅成为了科学家,而且,因为专注和劳动,也确保了健康,他活了90岁。这个人的名字叫万·列文虎克。

    一个中国人,一个外国人,同样的爱岗敬业,同样的成就了组织,"放大"了自己。

    第二,要忠诚于组织。我们经常因分不清忠诚于组织与忠诚于某个领导的区别而陷入人事纠纷中。我们应该明白,忠诚,是对组织的忠诚,也是对岗位的忠诚。而对某位领导的忠诚,就有投机和结党营私之嫌,很可能因为该领导岗位的变化,而使自己的多年积累瓦解冰消。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可避免陷入无谓的"公司政治"之中。在解放军长达80多年的历史中,其要求成员的忠诚,从来是对组织、对信仰的忠诚,而不是对某个人、某个小团体的愚忠。

    从组织和领导角度,我们也应进行思索:一个运转正常的企业,该不该有忠臣?该有什么样的忠臣?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朝代的祸乱大多出自外戚、宦官和近臣,汉代的祸乱就出自宦官,中断汉王朝统治的王莽是外戚。明代的魏忠贤对明朝的覆灭负有很大的责任,他也是宦官。到满清时期,当权者吸取了前朝历代的教训,基本上杜绝了外戚和宦官之乱,但是,近臣的祸害却又沉渣泛起。乾隆朝的和珅,是一个通过现今电视剧家喻户晓的人物。在历史上,和珅是一个仪表堂堂、知识渊博的干练之臣。他深得乾隆皇帝的宠爱,而且是非常忠于乾隆的。但是,和珅后来的贪污**,也正是乾隆皇帝对和珅的"忠诚"的肯定所造成的。真正的大奸之人,不会在一开始就表露出来,甚至比一般人还要更忠诚,但是积小忠不一定会成大忠。和珅们的例子,就是积小忠为大奸的典型。

    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需要警惕"忠臣"。

    史料记载,雍正皇帝有一个宠爱的戏子,有一天,这个戏子问雍正皇帝扬州的巡抚是谁?雍正勃然大怒:"你怎么问这个问题?"于是就把这个戏子拉出去杀了。乍一看,雍正皇帝似乎手段过于毒辣,但事实上这个问题却很大。一个小小的戏子,居然问到地方的长官是谁,显然是有人在暗中托了什么事。雍正皇帝的手段固然过于严厉,但是看看历史上这些关于宦官等为害的可怕事件,就觉得非得这样严厉不可。

    我们承认:今天这个环境下,没有物质利益是不行的,但是只有物质利益也是万万不行的。这样,我们会无意识地营造出一种卑鄙的文化氛围:有奶就是娘,没奶就吃娘。会培养一批白眼狼。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培养一个"汉奸"是件十分容易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企业都面临着叛军与叛将的问题。

    当然,从组织角度讲,一些组织在文化建设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了企业中骨干的流失。我接触到一些被原单位称为"白眼狼"的人,他们也一肚子委屈。主要原因是,在一些组织中有太多的不公平,在考核中并没有把绩效优先放到首位,而是附加了许多其他人为因素,这也迫使一些骨干单纯为了追求物质利益,或者离开这个组织,或者成为这个组织的"叛将"。

    尽管如此,我仍以为,作为骨干要能够承受委屈。绝大多数骨干的成长历程中,委屈与成就是成正比的。其实,在这个世界上不会有绝对的公平。所以,柳传志嘱咐接班人杨元庆:你要有理想,但绝对不能理想化。

    李天滔滔不绝讲了大概半小时了,演讲台下天宇集团员工和高层都在认真的听他演讲《什么是骨干?如何成为骨干!职责岗位,诚信与道德底线,信仰与忠诚 》。

    尊贵的朋友您的一票支持,会让作者燃起更新的欲望!

    亲爱的读者朋友,非常感谢您阅读我的小说,请花半分钟注册个帐号,qq也可以登录的。收藏一下我的作品吧。谢谢。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