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信仰与忠诚-《都市之飞龙在天》


    第(2/3)页

    第一个层面是松散层。处于这一层面的员工,一般而言,是初入组织的员工。他们主要是因为企业的氛围、待遇、地位而来到企业。在他们内心深处并不坚定地认同企业的信仰,当然,一般情况下他们也不会违反信仰。但是,当出现困境的时候,他们是最可能离开企业的,他们也是最可能不按照企业价值评价体系去进行判断的。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他们会出现不断的淘汰和补充现象。

    第二个层面是紧密层。处于这一层面的员工,他们认同企业的信仰,愿意为企业信仰而秉持操守,能够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他们是企业的骨干。

    第三个层面是核心层。处于这一层面的员工,与一般骨干相比,他们除了对信仰同样坚持和信服外,还具有比较高的职位,能够动用企业的资源为树立企业的信仰服务。他们是企业的中坚。

    有人问杰克·韦尔奇:什么样的人企业坚决不能用?杰克·韦尔奇答道:有业绩、有能力,但不认同公司的文化,也就是说和企业的价值观不同的人,这样的人坚决不能在企业里呆着,更不用说进入企业高层了。同样的问题,"联想教父"柳传志也给出了实质几乎相同的答案。有人问他选什么样的人接班时,柳传志回答:把命卖给联想的人!

    要想在企业中得到更大施展才华的舞台,就要做企业的骨干和中坚,更关键的是要坚守企业的"信仰"。信仰组织,是在思想上认识并确立了一种意义。做有意义的事,是成功的要素之一。

    有人问李嘉诚,你是如何用人的?

    李嘉诚回答:看他的忠诚度、可靠度。他说:"忠诚、可靠的人,就是品德好的人。我主张用品德好的人。"

    但在我们今天的企业里,"忠诚"更多地变成"忠于老板"。这种简化为对老板的"忠"、领导个人的"忠",我以为是不准确的。

    解放军的"忠",与大多数中国企业认为的"忠"是不一样的。它的"忠",在其建军宗旨中明确表述为:为人民服务。80余年来,在解放军这个组织中,其成员每时每刻都被要求要忠于党、忠于人民。当然,这种"忠于",体现在具体工作中,是服从命令听指挥,是忠于职守。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先生也曾是位军人。他在管理中,一向把人作为首要因素。他曾经拆解企业的"企"字,向中粮人传递"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他说,"企"字由上"人"下"止"组成。意为志趣相投、有事业心的人停下来聚在一起,合成了一个有功能、有理想的组织。他认为,公司员工最需强调的是"忠良"精神。每位员工作为职业人的"忠心与良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只有精神素养提升了,管理水准才能真正提升。宁高宁曾思考,为什么许多世界大企业的ceo,不是学经济或管理的,而是学文学、历史或哲学的?思考的结果是,文学、历史和哲学都是研究人的,而在企业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为此,他就任中粮集团董事长不久,把一份已出版12年的内部刊物《今日中粮报》废止,推出了命名震撼的集团内刊--《企业忠良》。

    员工如何体现出对组织的忠诚呢?

    第一,要爱岗敬业。今天,分工使我们进入一个专业化的社会。每个人、每个行业都能够成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工作生命更短。我们忠诚于组织,最好的表现形式,莫过于忠诚于我们所从事的行业、忠诚于我们的岗位。在这个岗位上,当大家都处于同一--&网--的时候,我们通过认真勤恳,把事情做对;当大家都做对的时候,我们通过用心动脑,把事情做好;当大家都做好的时候,我们通过努力钻研,把事情做专、做精;当大家都做精的时候,我们通过改革创新,比别人做得更新。

    天道酬勤,爱岗敬业总会有回报。很多年前,许振超,一位只有初中文化的青年农民来到青岛港,当上了一名吊车工。这位普普通通的工人在单调的劳动方式中找到了工作的乐趣,他把港口当作家,把吊机当作人,没有春夏秋冬,不分白天黑夜,30年如一日,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为学会起吊工作,他加班加点,勤学苦练,7天就学会了独立操作门机;会开容易,开好难,十遍不行一百遍,不气馁,不放弃,终于练成了"一钩准"、"一钩清"等绝活,从默默无闻的普通工人,变成了令国内外同行啧啧称道的桥吊专家,一年内两次刷新世界集装箱装卸记录,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振超工作法"扬名国际航运界,自己也实现了更大的价值。

    许振超说:"做心里喜欢的事,就不觉得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