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第十三次相亲70-《M君的相亲小记》
第(3/3)页
当然与欧美人比,日本人,韩国人,越南人相对来说,能较好的理解汉文诗。毋庸讳言,日本人写出过不少优秀的汉文诗。当然,这里的“优秀”二字是相较于其他外国人然而言。
汉奸郑孝胥虽大节有亏,但算得上是一位才子。如无后来在东北搞复辟的丑事,他大概有资格被评为清末第一大才子。
其人曾东渡日本,与当时的日本文化精英诗文相贺。他不大瞧得起日本文人,诗文交流后得出的结论是,日本人汉文诗只得中国之皮毛,未得诗歌文化精髓。
郑大才子私德尚可,大德有亏,这本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但是,若站在热衷复辟满清的人的立场上看,此人身上汉奸卖国贼的色彩怕是会减弱不少。
受这些满清复辟主义者幽灵的影响,现在竟然有无耻之徒跳出来强调郑老先生有可能是被日本人害死的。此事或许是真的。相比日本人,郑更忠于满清末代皇帝溥仪,因此触怒日本侵略者而被杀是很可能的。
但是,一个汉奸被侵略者杀死,能改变其是汉奸的事实吗?
肯定是不能的。
比如:伯嚭出卖了吴国,却被越国人处死。这能抹掉他卖主求荣,祸害母国的污点吗?
显然不能。
再比如:
导致北宋灭亡的关键人物是辽国降将郭药师。此人身为汉人,却引金兵南下,捣毁北宋都城,活捉徽欽二帝,灭亡北宋王朝,可谓金国灭宋的大功臣。
此君没能逃过公道二字,在金国内部政治斗争中败北,受尽屈辱在潦倒中死去。
此獠被迫害致死的结局,能改变其出卖北宋的事实吗?
当然不能!
简而言之,被敌人处决的,就一定是朋友吗?
显然不一定。
也可能只不过是另一个敌人。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