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杜鹃文化的家底有多少-《最长一梦》


    第(2/3)页

    当然,依旧是暴利。

    再加上恐怖的周边利润,《我是女生》赚的钱,几乎能还清所有的银行贷款……就算还差点,也差不多了。

    要知道,先前抵押所有的资产从银行贷款时,本来就是溢价贷款,因为当时上面以为他要贷款买《明报》。

    也就是说,一张专辑,赚出了一家杜鹃文化,还有富裕……

    张青补充道:“员工的健康一定要保证,不能太累。食堂的伙食,绝不能松懈。”

    李振邦道:“这个青少您放心,工厂每半年就组织一次全面体检,以前的国营厂也没这样的待遇。真的已经很好了,再没有比我们公司更好的待遇了。员工食堂的菜里,就没断过肉,机关单位的食堂现在都没咱们这么好。多少人想进咱们厂!领导们也一直希望咱们再多接些人。”

    张青道:“已经一直在接收了,财会人员、管理层干部、司机。我们有自己的用人标准,不用理太多无理要求。”

    财务总监周恩毅笑道:“虽然这样说有些不地道,但还是忍不住感慨,就招工而言,这真是一个美好的时代。那么多优秀的财会现在都丢了工作,生活艰难。只要发个招聘广告,就有数不清的优秀会计来应聘。也不挑七挑八,给工资就干。我们那么多门店,一家安排一名会计,也招不完那么多。”

    张青摇头道:“要招,只要是非常优秀的,通过考试的,查看过档案,没问题的,能招就招。我们的扩张没有一刻停下过,今明两年会进入高峰期。眼下的二百多家店,连起步都算不上。所以现在要尽可能的储备人才,过两年再想招好的,就没那么容易了。公司账上现在有多少钱?”

    周恩毅道:“除去员工的工资、奖金,原材料的钱,以及扣除税务外,净盈余为一亿四千八百六十八万。但是外埠的钱还没算,外埠的利润,甚至有可能大于内地。毕竟cd的利润要远远大于卡带,外埠的周边卖的也更多。谁能想象,cd的成本居然比卡带还低,可零售价高达三四十。怪不得环球、索尼、华纳这些国际唱片公司那么财大气粗,他们可真是赚美了!

    就算除去渠道费,宣发的钱,外埠的利润也绝不会低于内地。这一张专辑,我们的利润应该能超过三亿……有时候总觉得,和做梦一样。”

    赵蔷笑道:“你别光想美事,老板说的很明白,《我是女生》这样的专辑,就是咱们公司,也很难再复制。”

    张青点点头道:“暴利不可能长久。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各工厂都要进入休息阶段。《黄飞鸿》上映后,印刷厂、玩具厂、服装厂会忙一阵,但不会像这两个月那么忙。也好,老是这种程度,铁打的人也受不了。这次叫你们过来,主要还是培训的事,你们要拿出章程来,一批一批的进行,培训后还要进行考核。具体过程我不过问,但事后要看结果。”

    两人应下后,张青又问赵蔷道:“电影的宣发怎么样了?”

    赵蔷苦笑道:“不做不知道,真往里面探,才知道水有多深。也难怪堂堂十多亿人口的大国,一年票房不超过九亿,还不如港岛一座城。九三年前,中国电影的发行放映体制是统购统销,全国十六家制片厂生产的影片,都由中影公司独家发行。无论制片厂每部电影的成本是多少,中影的收购价都保持一致。然后中影将购入的影片按照一定‘收入留成’比例交由各地省一级电影公司安排放映。”

    李振邦无奈笑道:“什么是计划经济,这就是。不管成本多少,都按一个价收,那谁还花大钱去拍?谁还去拍好电影?”

    周恩毅道:“九三年前是这样,九三年后呢?”

    张青道:“九三年后中止了中影的发行权,制片厂可以直接和代表了全国影院的各省级电影公司接触。

    不过看似市场化,实则各省级电影公司依旧在地方上把持着放映权,影院为存留利润,普遍性存在偷税漏税、瞒报票房等一系列恶性行为,加速了电影市场的恶性循环。因循之下,票房总额从80年代末的约30亿下降到不足9亿,电影市场跌入谷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