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跟女人耍浑?-《锦衣卿相》


    第(2/3)页

    “此事我已报于陛下,想必很快会有结果。”

    嘉乐公主或可逃脱,那太监无论是被诓骗还是怎样,都难逃一死。

    “其实我没怪你,”苏希锦勾唇,回程的这段时间,两人互有书信来往。他的态度,以及京里发生的许多事,她都知晓。

    “你是因为我才向陛下辞官的?”

    韩韫玉垂眸笑言,“不要把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这步棋本该如此下。”

    “或许本该如此,然时机不对。”苏希锦心里明白。

    一月前她曾问过顾学士是哪方人马,韩韫玉回信说是吕相提拔起来的人。

    吕相提拔起来的人卡她位置,陛下还顺水推舟答应了。岂知没有陛下的意思在里面?

    在陛下眼里,她与韩府是一起的。韩家久负盛宠,尽管低调却难免树大招风。

    于是卡了她的位置,以防再这棵树茁壮成长,枝繁叶茂。

    他何等聪明之人,两相联系,瞬间便明白其中联系。故而辞呈递得飞快。

    “难为你了,”韩韫玉摸了摸她脑袋,“我若是陛下,两年前就会下手。”

    毕竟人心难测,忠心不可靠。超标了,就得削。

    两年前不削不是因为局势混沌,需要他维稳政事堂,防止吕、谢两家架空皇权,两相独大吗?

    苏希锦喘了一口气,双手一摊,“好吧,我也是。”

    不仅如此,还会借机将他贬成五品以下的小官。

    “听说嘉乐公主在追你?”

    正事说完,就开始翻旧账。

    韩韫玉只觉得可爱,俯身捏了捏她的粉脸,“她倒是想追,不过韩家的马匹,都是精挑细的快马,追不上。”

    她莞尔,从此不再多言。

    苏希锦回来的那天,陛下亲下圣旨,择八月十七完婚。与圣旨一起来的,还有淑妃娘娘的赏赐。

    有圣旨打底,两人彻底绑定在一起。对此林氏曾提醒苏希锦:要不要去看看韩太傅?毕竟是你师父。

    苏希锦摇头拒绝,此刻她的一举一动都被京中监视,还是莫要声张得好。

    六月中旬,苏希锦开始在户部坐班。户部下有一尚书两侍郎,其中右侍郎一位空置。

    尚书姓康,五十来岁,是位久居官场的老油条。油滑圆润中又带点耿直。

    苏希锦一去,就被他扔了几本册子,低头浏览,乃户部最近几年税费记录。

    这是个什么意思?便是现代职场,也当有个交接融合过程。如此机密事就直接告诉她,可真不见外。

    很快她就明白了,人家让她先熟悉工作,便于以后做苦力。

    户部税赋繁杂磅礴,所记无规律。譬如哪个县哪个州,收了多少白银,多少米粮,多少布匹,多少茶叶什么的。

    米粮里又分为粗粮、细粮、大豆等各式各样。

    除了白银可直接衡量,其他都是实物。苏希锦看着头疼,问有没有最终统计。

    自然是有的,只这统计跟她想的精简程度不一样。

    罢了,还得自己亲自出马。

    她将每年税赋整理出来,白银、粮食等分类又合并,画表格,画曲线。最终得出一张完美的表格。

    表格精细,令康大人瞠目结舌。

    然而厉害的还在后面,她做了曲线图,将增长率,增长量等一一记载在册。数据之精简清晰,将庆丰年间的税赋问题,均反映出来。

    啧啧,这几个地方有问题啊。她看着那几个数据平稳的地方暗自思索。

    都庆丰十一年了,有木薯和双季稻加持,增长量才这么点。字数还都趋近相等,愣是没啥差别。

    同时她也明白户部为何一直跟陛下哭穷,陛下一直跟她哭穷的原由了。

    凡地方税赋,地方官府留一些,剩下交给州府。州府再留下大头,转交给户部太仓。而到户部太仓手里的钱,五分之一不到。

    比方说去岁长树县纳税两千五百两白银,到了户部手里才四百多两。

    啧,这有大问题呀。

    “苏大人,”正想着,有官员前来禀告。

    “何事?”

    “回大人,军营那边又来催军饷了。”

    苏希锦挑眉,“康大人呢?”

    她才这来几日,官小权轻,放军饷也不该她管呀。

    “康大人出城了。”

    “祁大人呢?”

    祁大人乃户部左侍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