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赤壁铸成三足鼎,隆中一对传千年。-《典籍华夏:我的直播对话古今》


    第(2/3)页

    这种感觉,无疑是非常美妙的!

    因为所有人都看到,不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举手投足间都表现得极为兴奋,有一种相见恨晚的状态。

    当老板和员工处到了这个份上,接下来的事情,那就顺理成章了。

    这样,才有了“遂许先帝以驱驰”。

    诸葛亮的追忆,渐渐到了尾声。

    左边《三国演义》的画面中,诸葛亮刚好手摇鹅毛扇,以高人的形象,为刘备规划未来,也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在《三国演义》的剧本约束下,年轻的诸葛亮侃侃而谈,几句话就勾勒出一个“三分天下”的局面。

    很装逼!

    很有腔调!

    很主角光环!

    可是,电视机前和直播间里的观众,却集体陷入沉思。

    因为按照张凡镜头表现出来的,在画面右边演绎的,才是张凡以及张凡团队理解的“真实历史”。

    在先前《典籍华夏》的直播中,张凡团队已经不止一次地证明了他们的极度严谨!

    迄今为止,哪怕是一个远景镜头的布景细节,都经得起最严苛的考证,任何苛刻挑剔的历史学家也挑不出毛病。

    事实上,网络上经常出现类似典籍华夏某处不符合史实的论调,但最后都被证明只是哗众取宠,或者是自己的失误闹了乌龙。

    有这样辉煌的战绩,人们愿意相信《典籍华夏》表现的,力图接近史实,经得起推敲。

    那么,这次的“三顾茅庐”呢?

    右侧画面中的内容,所谓三顾茅庐,其实并不是刘备单方面的寻觅人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