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一节政治奴役 气候性质对政治奴役的决定性,强于它对民事奴役和家庭奴役的决定性。下面我将说明这种差别。 第二节各民族间不同的勇气表现 已有前述,人们的力量和勇气,会因气候炎热而降低,因气候寒冷而加强。因而,为时很长的、艰辛的、伟大而需要勇气的活动,只有寒冷气候下的人们能够胜任。对比各个民族的表现以及同一国家不同地区人们的表现,都能看到这种现象;在中国[722]和朝鲜[723],北方人都比南方人更勇敢。 性格怯弱则容易被俘虏,生性勇武则享有自由,这几乎是炎热地区和寒冷地区人民不变的命运。这是自然因素导致的效应,完全不必惊讶。 美洲也有事实证明了这种现象:在赤道附近只有两个专制的帝国,即墨西哥和秘鲁,而其他的自由小国,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几乎都会向南极迁移。 第三节亚洲的气候 “在亚洲北部,严寒覆盖了从大约北纬40度到北极、从俄国边界到东边大海的广大地区。一条东西走向的山系[724]将这片辽阔的土地分为南、北两部分,西伯利亚在北,大鞑靼在南。极端寒冷的气候使得整个西伯利亚几乎不适宜耕种,只有少数几个地方例外;额尔齐斯河沿岸散布着俄国人的居住区,但是,居民赖以为生的只是一些小松树和灌木,而不是耕作。那里的土著分成许多个部落,都很贫穷,近乎是加拿大土著。高海拔是那里极其寒冷的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原因在于山脉自南向北的平坦化,这样一来,越往北北风受到的障碍就越少,于是肆虐得更加严重。无人居住的新地岛和寸草不生的西伯利亚,都是这股北风造成的。相反,欧洲有绝佳的北风屏障,那就是挪威和拉普兰山脉,这样一来,北方各国受北风的肆虐较小。于是,水果、谷物和各类植物,在约北纬59度的斯德哥尔摩产出,从北纬61度的奥布一带,到北纬63—64度一带,土地肥沃,而且蕴含金矿。” 这些话出自旅行家的记述,[725]他们还说:“大鞑靼[726]就在西伯利亚南面,那里也非常冷,如同冰岛一样,那里没有树木,只有荆棘以及一些草场,草场可以用来放牧,但那里没有可供耕作的土地。那里有些地方毗邻中国和莫卧儿,倒是能够生长一种黍子,但要收获成熟的小麦或水稻,就办不到了。中国也有一片地区属于大鞑靼,即北纬43度、44度和45度一带,那里的气候按理应该跟法国南部一样温热,实际上却跟冰岛一样寒冷,一年只有七八个月是不结冰的。那里几乎没有城市,除了东临大海的四五个以及中国人所建的几个,后者还是基于政治原因建在近邻中国的地方的。其余的鞑靼地区的城市也很少见,只在布加利、突厥斯坦和花剌子模有几个,土质的沙化和丰富硝石以及高海拔,形成了这些地方的严寒气候。神父南怀仁[727]曾发现有一个地方比北京海岸高三千几何步[728],它在长城以北八十法里[729],是卡瓦穆霍兰河[730]源头。几乎亚洲所有的大河流均发源于这个地方[731],但是,这个地势[732]使得广大地区严重缺水,于是人们只好居住在近水区。” 以上事实使我推断,真正气候温和的地区,在以土耳其、波斯、莫卧儿、中国、朝鲜和日本为代表的亚洲是不存在的,炎热地区与严寒地区没有过渡地带。 与之完全相反,欧洲有十分辽阔的气候温和地区。以西班牙、意大利、挪威、瑞典为例,欧洲各地之间气候差异极大,但相邻各国的气候差别反而不大,而且基本相同,于是就形成了我刚刚说过的广大温和地区。这是因为,欧洲气候从南向北的变化,是在无形之中逐渐过渡的,而且,各国的气候与所在纬度相一致。 根据这种差异,亚洲各国之间形成了有强有弱的局面,有的民族好战、英勇而活跃,有的民族柔弱、懒散而怯懦,两者并立存在,必将成为征服者和被征服者;欧洲各国的形势则刚好相反,它们都是强国,一国勇武善战,相邻国家也无所畏惧。有一点不知道是否已经有人注意到,就是这种差异也是亚洲怯弱被奴役而欧洲强大充满自由的一个重要原因。亚洲人口为何从来没有增加,欧洲人为何在不同情况下享有不同的自由,原因也在于此。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