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御千年:一次反类型化的创新-《血酬兄弟会》


    第(3/3)页

    我判断一部作品是否能成为精品,最看重的其实是人性。

    人性复杂,当我们习惯了脸谱化的角色之后,会感觉痛快,但事后回想,又会觉得单薄。所以真正的好作家,一定是人物写的入木三分,不粉饰,不矫情,似以一种客观的态度来看待所有的角色,但好坏已尽在笔端,也尽在人心。

    从剧情冲突的角度讲,一本小说需要反派,紫阳九子里叶傲风和马凌风是坏,尤其是前者。

    叶傲风坏事做尽,残害同门,但隐约之间竟暗合天命,以其狠辣去除于乘风的偏稚,成了一把修枝去叶的快剪。尤其是作者在最后安排了一场叶傲风为马凌风孤妻寡子求情的戏,顿时又洗白不少。

    幕后的黑手,可以说是爱徒如命的通天教主,因为爱所以不能不下狠手。也可以说是于乘风自己,因为他的性格缺陷导致了上辈子的悲剧。

    作者没有给我们明确的答案,但我想茫然的天命应该不是个好选择。

    作者的快感与读者的嗨点

    大部分作者都抓不到读者的嗨点,所以只能用低级趣味去吸引他们。会懂得研究读者嗨点的已经是少数,而这少数里真能研究透了的是极少数。

    即便写了几百万字长篇的作者,也有很多根本不懂得写书,所以他们虚的要死,怕的要死,因为不知道下一本读者还买不买账。网络小说的残酷竞争,让很多人都胆怯不已。

    曾有一位现在书卖过百万册的知名作者和我说,他在17k写书的时候,前三年总觉得踩不到点,他认为的嗨点读者完全不买账,而不经意间写出的桥段读者却好评如潮。一直到第四年,他才找到感觉,找到那种让读者嗨的感觉,能靠情节和细节来掌控读者的情感,达成一致。

    庶几近乎道。

    那种成就感溢于言表,看来他真正找到了写作的快乐。

    能够掌控读者的情感世界,这是作者登堂入室的表现。

    我给风御九秋留的书评不多,有一次是在秦始皇陵的时候,作者写的很嗨,一关一关的过,把十二生肖当黄金十二宫的打,打到第七关、第八关的时候,我说后面的就势如破竹,进入下一情节吧。

    从作者的角度来说,这是他安排的一个大情节,通过十二生肖把盗墓故事、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写起来很有成就感。但对读者来说,阴森恐怖的地下世界,一关关的过,几十个章节下来已经疲惫不堪。阅读也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当读者感觉厌倦的时候,他们要么发声,要么用脚投票。

    类型文学的一个特点是“我要的今天就要”,所以当作者陷入自说自话的境地的时候,需要有人去敲醒他,告诉他:这不是我想看的。

    编辑时常扮演的是这一角色。

    什么行,是作者要做的。如果编辑手把手的去教作者写书,那是在毁人。什么不行,才是编辑要做的。网络小说编辑本质上是在代替读者在选书、推书,所以首先需要对读者负责。当作者和读者利益不一致时,编辑应该帮助作者走出自我认知的误区,以免作者陷入死循环。

    结语:

    这是一篇非典型书评,我采用了从来没有尝试过的书评写作方式(入场式),也算是一种“反类型创新”吧。

    客观来说,网络文学的发展虽然非常迅速,但它的评价和批评体系还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的多,看到现象看不到本质的多,得到作者读者认可的少,体现从业者真实水平的少。现在愿意做理论研究的人也很少,后备力量明显不足。仅靠现在的几个有识之士孤军作战是不现实的,也根本不能和网络小说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行业要发展,作者要进步,离开客观的观察和评价是不可能的。我们需要有更多的人来研究网络文学,来做入场式研究,并且“知耻而后勇”,从现在的总结现象、研究文本到前沿探索、理论建构。评论者和批评家如果想获得网络文学作者、读者群体的认可,路还有很远要走。我们现在开始行动还不晚,否则二十年以后,我们将无写文学史之人。

    本文作者为刘英,笔名血酬。17k小说网创始人,汤圆创作出品人,网文大学常务副校长。著有《网络文学新人指南》《网络小说写作指南》。

    本文发表于《华语网络文学研究》名家研究栏目,图片可见我微信或qq空间。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