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不谋而合-《中华逸史》
第(3/3)页
“司令!能确定太平军一定会进入北六河两岸这个包围圈吗?”一个少将站起来问,他是第十五军军参谋长。
许奂摇头道:“不能!依陈玉成的英明与谨慎,他不会轻容上当。但我们可以制造出机会,让他放心大胆地进来!”
“怎样才能让他放心呢?”少将又问。
“我们需摆开架式渡黄河,让陈玉成知道我们已过河了,他就放心了!”许奂充满自信。
又详细讨论一些细节后,许奂见大家思想已基本统一,于是命令:“第十六军第64师与第63师于东面吴集镇、白皂镇、李集镇、新安镇一线设置阻击阵地,阻挡东面从海州城出发的东路太平军的救援;驻于淮河北岸的第十三军第52师与第51师向东奔驰,待西路太平军进入包围圈后,夺下宿迁城,封住西路太平军向西的逃路;快马通知北面的第七集团军,派遣一个军奔袭沐阳,并封锁新沂河北岸一线,封住太平军的北退之路;已过淮河的第十四军继续向天京城进发,以牵制石达开部,令其不能北上;剩余之第十六军两个师、第十五军三个师及骑兵第4师背靠黄河,向包围圈中的太平军发起致命一击。”这样,实际上参与歼灭战的人民军部队已是三个军又两个师的兵力,人数多达九万余人,下面的将领心里踏实许多。
许奂停顿一会儿,又道:“为了为北面与与西面的部队争取更多的赶路时间,集团军现在开始减慢行军的速度;为了令西路太平军能放心大胆地追击我军,第三天上午八时,集团军大部队作渡黄河之准备,让集团军三分之二的部队渡过黄河,待晚八时,所有部队务必于天亮之前又重渡回黄河北岸。”
暖暖的阳光下,一棵棵树就像一位位独立寒霜的沉思者,在静谧的冬天之中默默吸吮大地的力量,暗地里孕育着涌动的春潮。久视田野,蓦然间,一点绿意映入眼帘,英王陈玉成惊吓一跳,这种寒冬,哪来的春色?
绿色移动,渐渐近至,原来是一匹快马飞来,身着绿装的启王梁富成跳下马,焦急地问:“英王千岁!为何不加速追击步伐?眼看便可接上人民军之后卫部队了!”他非常不满陈玉成的胆小与谨慎,既不敢与人民军正面一战,即便追击,都是缩头缩脑,这完全与原来的英王迥异。他受够了这种怕三怕四的懦弱行为。
陈玉成冷冷道:“人民军不是也放慢脚步了吗?没有我的命令,任何部队需与人民军保持一百里的距离!”
“我军如今占尽人数优势,还不敢打击人民军,这样还如何能取胜?”梁富成责问,火气渐大。
陈玉成不为所动,淡淡道:“待人民军渡过黄河之后,我们再加速追击不迟!”
梁富成气得半死,暗忖:“待人民军渡完河了,还追什么追?看来,英王想等到人民军打到天京城下,才会动手了!”他悻悻而去!
第三日上午十时,探子回报,人民军开始渡黄河。
“人民军最先上船的是什么部队?”陈玉成兴奋起来。
“火炮部队!一整船一整船满是西洋火炮!”探子禀报。
陈玉成大声命令:“部队加速前进!令启王梁富成部为先锋,火速奔往黄河岸边,待人民军渡过一半时,发起攻击。”接着又令探子分队加强侦探,半小时一报!火炮部队笨重,先过火炮部队,他已可断定人民军一心想渡河了。
启王梁富成大喜,终可放开手脚干上一场,即刻领命而去。
陈玉成忙拦住他:“梁王!千万谨记,一定要等人民军渡河一半之后,方可发起攻击,如有不对,速速撤退!”
梁富成频频点头,只想急于离去,哪还在意其它?待梁富成离去,陈玉成心神不宁,不知令梁富成为攻击先锋是否错了?
“令东路海州城太平军向我西路靠拢!”陈玉成放心不下,补充道。他想如万一不妙,两路太平军二十万兵马集于一团,想人民军亦无奈何。
“报!翼王有令!”陈玉成刚下达完命令,一匹快马飞至,战局发生新变化之后的第四天,终接到翼王府新令。
陈玉成赶紧跑近,扶住伏地而报的传令兵,急问:“翼王怎么说?”
“翼王令英王部待人民军渡黄河一半之时,从北岸发起攻击,而翼王自会从南岸发起攻击,两部夹攻,务歼敌于黄河两岸!”传令兵站起来,喘气禀报。
“好!知我者翼王也!”陈玉成兴奋赞道,他的想法与石达开不谋而合。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