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追踪而至-《中华逸史》
第(1/3)页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陆川防线被突破的消息,就若平地一声惊雷,炸得众将领目瞪口呆,现在再讨论什么怎么打破僵局,破除困境的问题,已无任何意义,倒是怎么摆脱与敌之纠缠,安全撤退成了当务之急。
林逸大步走到军事地图前,沉思片刻,果断命令:“北部陆川的第8师守住大桥镇,以掩护博白一带的第二军撤退;中部的第36师守住松旺镇,以掩护松旺一线的第九军撤退;第32师守住东平镇,以掩护东平镇一线的第八军撤退;南部的第12师守住公馆镇,以掩护第三军及南方集团军总部撤退;沿海的第28师守住北海城,以防联军海军陆战师的登陆,五个师务必坚守一天一夜,之后可以自行选择突围、撤退、死战、投降等方式,命令下达至师一级即可!”
他停顿片晌,转背身死死地盯着地图,又命令:“各军撤退按如下路线执行:北部的第二军从博白撤退,退至福绵镇、樟木镇、双凤镇、平睦镇一线;中部的第九军从松旺镇一带撤退,退至平睦镇、浦北城一线;第八军从东平一线撤退,退至浦北城、武利镇、伯劳镇一线;南部的第三军从常乐一线撤退,退至伯劳镇、钦州城一线;南方集团军总部及军委各部门撤至钦州城背后的小董镇;沿海的第27师、第26师撤退至钦州城,各部依托六万大山山脉与众多河网重新建立郁林——钦州防线。”他思路清晰,下达完命令后,转回身,盯着众将领,声色俱厉道:“钦州至郁林州防线是我人民军的第三线防线,也是最后一条防线,我们已退无可退,各部务必坚守,誓与阵地共存亡。”
各将领得令,纷纷下去传达命令或是布置各种撤退任务,他们离开时那“世界末日来临”般的惊慌与绝望表情,与林逸不慌不忙、不急不躁,镇静自若的表情形成鲜明地相比。
待会议大厅走下仅剩林逸一人时,他走至窗户旁,凝视外面还在沥沥下着的大雨,悲哀长叹一声:“终于还是用上它了!”
他现在心中感受五味俱全,有无可奈何之感,也有如释重负之味,还有一丝丝欣喜之意。
连日来的暴雨,就像上天施放的烟雾弹,迷惑了人民军的视线,而敌军刻意的减弱攻势,则麻痹了人民军的神经,暗地里,在信宜的清军程矞采部借着连日的暴雨,合着部分联军从一条清军花费大半年偷偷开凿出的山道,翻越云开大山,绕过人民军在陆川依云开大山而建的防线,出现在了人民军第8师的背后。第8师前有联军,后有清军,腹背受敌,抵抗两个小时后,被迫撤退至陆川城南面的大桥镇。
清军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开辟出新的翻越云开大山的山路,并能轻易击溃人民军第8师的防线,这其中有天气的原因,有清军处心积虑的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另一支防守陆川的部队——人民军第5师时不时地被调离防线,北上增援容县的徐自民部的缘故。人民军第5师的调离,致使人民军疏忽了对云开大山其它险峰绝径的防范,也严重削弱了人民军在陆川的防御力量。
此番偷越过云开大山的清军有一万人,再加上联军一个师,总人数达到了一万五千余人。人民军第8师退守大桥镇后,从正面进攻的五万清军及一万联军占领陆川城,与偷越的部队顺利会合,他们不作丝毫停留,从北部以泰山压顶之势力压下来,冲击人民军第二军在博白至松旺的防线。此时,撤退至大桥镇的人民军第8师挡住几万敌军的南下之路,便显得至关重要了。第8师接到命令务必坚守一天一夜,尽可能多地为各部的撤退争取时间。
大桥镇,距陆川城不到二十里,周围是高大的山岭,处于云开大山中,一条南下出海的驿道从镇中穿过,镇东有一条河流过,此处是敌军南下以攻人民军第二军防地的必经之道,是联军中部兵团大规模翻越云开大山西进的必经之路,也是第8师掩护人民军南方集团军西撤的必争之地,人民军与敌军在这里展开了生与死的搏斗
下午,一万清军首先出现在大桥镇北面五里处,他们与南撤的人民军第8师前后仅相隔了两个小时。上午,第8师背部出现大股敌军,新任第8师师长的薛青,敏锐地意识到不仅是陆川的防御阵地被击穿了,而且人民军整个的合浦——博白防线也完蛋了,第8师死守于此,并不能阻挡敌军的南下,反而会有被敌军团团包围,全军覆没的可能,真正能有效阻挡敌军南下,能为整个南方集团军争取更多时间的地方不是开阔的陆川城,而应是依山而建以锁喉的大桥镇。于是,他在背部敌军尚未合围上来之时,便主动命令第8师放弃阵地迅速撤退。
而第8师主动的战略撤退,却被清军误认为是人民军的怯弱与不堪一击。五千新式清军,在火炮的掩护下,向第8师阵地全线扑来,清军士兵十分猖狂,不可一世,踏着正步,组成方阵,大步向前,听着号令,一排一排地放着枪,仅十多分钟,便前进了几百米。清新式军队师袭西洋教官,采用的是典型的方阵队列攻击方式,这种进攻阵式在西洋人与人民军多次的对击后,西洋人吃尽了苦头,他们自己都早已不用了。
抓紧先期后撤的两个小时,人民军第8师依托山地有利地型,构建了简易的防御阵地,山头上,看不见一个人影,清军几个前进方阵进入人民军步枪射程后,战士们还没有听到上面发出开枪射击的命令,他们很奇怪,但他们还是屏住呼吸,眼死盯着前方越来越近的清军。
此时的人民军第8师师长薛青站在山头最高处,端着望远镜,异常冷静的观察着清军整个兵力的调配,眼前这五千端着前膛线枪的新式清军,就如缓缓爬动的蚂蚁群一般,他根本未放眼在手,他担心的是后面源源不断开来的其它清军及部分联军。第8师师参谋长顾勇去了山头炮兵阵地,他需按照师部的作战计划指导炮兵们作特殊的部署,而第8师师政委牛恒奇则去了第一前线,有许多新兵特别是人民军第22团在吴川全军覆没后重新组建的新第22团,除了一些指挥官外,基本上全是新兵,他们都需要战前鼓动。
第8师的情况不容乐观,他们接到命令务必坚守一天一夜,这是多么艰巨的任务啊!薛青在率部主动撤退之时,还曾遭到政委牛恒奇的极力反对,但在薛青郑重保证部队撤到大桥镇时,将不再后退一步,而参谋长顾勇也全力支持的情况下,政委牛恒奇才勉强同意部队的南撤。薛青心里早有决定,便是没有人民军总参谋部的命令,他也准备在大桥镇坚守一天一夜,他从林逸身边下来,自然知道整个战局的关联,他也知道人民军现在缺枪少弹,所以他才放清军近点再近点,至到清军攻击方阵前进至第8师阵地三十米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