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追踪而至-《中华逸史》


    第(2/3)页

    清军的火炮早已停止射击,清军的前进方阵已近在咫尺,薛青打击的命令终于下达,顿时,战场上出现了有点好笑,也有点可悲的一幕,战斗时间不到五分钟,本是雄赳赳,气昂昂的清军攻击方阵顷刻间被打得溃不成军,清兵四窜。新式清军终没有西洋联军的那种严密的纪律性及视死如归的气概,坚持不到几分钟,他们便潮水般地败退下来。

    清军退下后,本是对这种前膛线枪不屑一顾的人民军,由于没有后勤支援,他们也不得不放下高傲的心态,开始飞快跃出战壕,收拾清军扔下的枪支弹药以备后用。

    后面清军的进攻一波又一波,接连不断,不久,后到的五千联军也投入了进攻。在血与火的拼杀中,人民军第8师的战士们创造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不少人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有的战士腰折骨断、双目失明,仍在装子弹、投弹;有的战士身受数处刀伤仍在与敌人拼杀;有的阵地已经全是由伤员在防守,直至打到最后一人。一下午的战斗,人民军第8师毙伤敌军八千余人。

    黄昏时分,人民军第8师的火炮部署完毕,旋即覆盖敌群,炸得敌人四下逃窜。清军统帅程矞采见联军也不中用,只好拿出最后的“杀手锏”。于是,清军的“敢死队”出现了,重赏之下由亡命之徒组成的“敢死队”队员一个个光着膀子,身背大刀,手端由联军提供的新式后膛枪,狂叫着冲向人民军阵地。人民军第8师第22团阵地上的营、连、排之间多被分割,许多连队伤亡百人以上。2营3连坚守在西边小独岭地域,首当“敢死队”进攻要冲。战至天黑,完全被敌包围,电话线被切断,与团部的联系完全中断,全连孤军奋战,最后仅剩下5人。子弹已经打光,只剩下一些手榴弹,多处战壕被炸泄,几段壕沟已根本不能使用,就连士兵避难所的掩体也被炸飞了,仅剩下个骨架子。面对疯狂的敌人,在3连指挥作战的2营教导员忍着伤痛把剩余的战士组织起来,对他们说:“到我们献身的时候了!”

    敌人再一次冲上来,教导员一声令下,战士们将手中的手榴弹投掷出去,在一片爆炸声中,敌人纷纷倒下,而他们最后却被冲上来的清军剁成肉酱。

    不容喘息的厮杀一直持续到晚十点方才缓下,人民军第8师损失达一千两百人。新组建的人民军第22团损失最惨,因他们大多是新兵,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却缺乏作战经验,许多人与敌展开肉搏战时,不知躲闪,常常是在杀敌人的同时,也被敌人杀死。经过持续十个小时的战斗,敌军的锐气遭到重挫。

    清晨,天还是朦朦亮,敌军的炮兵又开始实施报复性射击,连续炮击半个小时,把人民军第8师的阵地炸成一片焦土。守在前头的第24团2营4连伤亡过大,不得不退入大桥镇内,敌军乘虚进入大桥镇,情况万分危急,2营长组织所有人员对敌实施反击,激战数十分钟,终于将敌人打出大桥镇,恢复了阵地。

    早晨七时三十分,人民军第8师的战士们连早餐都未来得及吃,敌军便又集中了一万人,分三个方向第8师阵地发起最后的攻击。此刻,清军与联军已经丧失理智,不再讲究冲锋队形和起码的战术,只以密集的队形一波又一波地涌向第8师阵地,战斗再一次陷入疯狂之中。同样是在人民军第22团的阵地,联军出动了一个团,不鸣枪,不打炮,利用草丛和山地作掩护,秘密运动到第22团1营阵地前沿,破掉阵前的陷阱,清除通道上的石堆,树枝等障碍物,然后突然发起攻击。第22团1营阵地上的官兵们经验欠缺,又困倦至极,被敌军偷至十五米处时方察觉,他们迅速反击,好一番血战,终将敌人逐出阵地。

    敌军见偷袭不成,转为强攻,疾风暴雨般的炮弹再度落下,一时间,人民军第8师的阵地再度笼罩在火光中。至下午三时,敌我双方连续厮杀9个小时,人民军第8师的3个主阵地均被敌人突破,第8师幸存下来的人全部被迫退至主峰阵地上。薛青掏出怀表,看看时间,见坚守一天一夜的任务已完成,便命炮兵砸烂火炮,跟着步兵一起准备撤退。

    同样地在这一天一夜里,人民军其它几个担任掩护任务的师也经历了残酷的血战,各师的战斗精神一样,战斗过程不同,他们的命运也不尽相同,虽然没有一个师在最后时刻选择投降。不损一兵一卒最安然撤退的师是防守北海的人民军第28师,因为联军第五集团的海军陆战师并没有在北海展开登陆战;战斗最惨烈,损失最大的还不是在北部大桥镇坚守的人民军第8师,而是在南部公馆镇坚守的人民军第12师,他们不仅遭受到联军第一集团的重点进攻,还遭受到了联军第五集团一个海军陆战师的登陆袭击,他们坚守一天一夜,部队损失竟达四分之三,能活着突围的没有一个人受重伤,因为所有重伤员被无奈遗下后,他们全自杀了;人民军第8师损失也很惨重,他们撤出阵地时,人数剩下不到全师的三分之一;其它坚守松旺镇一带的人民军第36师与坚守东平镇一带的人民军第32师均损失到一半以上,五个师的火炮全部被毁。

    十五天之后,按照林逸的临时计划,人民军南方集团军各部顺利撤退至各指定地点,由于两年前有人民军总参谋部早期建设的一些防御设施,人民军很快稳下阵脚,但这条战线延绵数百里,漏洞百出,还有北部进攻郁林州的清程启龙部及法第2军的照头压下,这条防线能坚守多久,谁也没底。

    人民军南方集团军各部撤退后,敌军顺势跟进:在南部,联军第一集团尾随人民军第三军至钦州、伯劳一线;在中部,联军第二集团尾随人民军第八军至伯劳、武利、浦北一线;联军第三集团尾随人民军第九军至浦北、平睦、双凤、樟木一线;清军程矞采部及部分联军尾随人民军第二军至樟木、绵福、郁林一线;郁林以北有程启龙部清军及法第2军在进攻驻守郁林一带的人民军徐自民部;海上有联军第五集团的海军部队在进攻钦州湾。

    敌军追踪而至后,并没有马上展开大规模攻势,他们在调整部署,也在等候后援物资的到来。整个战线全面推进了一百里,没有充分的准备,怎敢轻易发动攻势?敌军不断要做展开大规模进攻的准备工作,他们还要防范人民军有可能的反攻。

    由于人民军钦州、伯劳一线的第三军防线有钦江阻挡,不利进攻,联军有意识地把部队往中部集中,准备重点进攻布于六万大山的人民军第九军、第八军及第二军的防线。联军的第一集团除留下一万兵力以牵制人民军第三军后,便北移至武利至浦北城一线,协助联军第二集团的进攻。

    联军的总指挥部随即前移至合浦,而他们同样选择了原人民军南方集团军的指挥部大院作为指挥部驻地。联军总参谋长古斯特中将沿着大院走廊仔细巡视着,听说人民军年轻的领导人林逸之前便住在这座大院内,而且喜欢沿着走廊散步,他希望能寻找到林逸留下的丝丝痕迹,从中体会到年轻人民军革命领袖的心情,弄明白他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的智慧与力量来自于哪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