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古代中,认为重瞳者,有贵气。 这样的人,不少。 比如说舜,重耳,项羽等人,据说都是重瞳。 在现代医学看来,重瞳不过是眼睛发生的一种病变,类似于白内障。 但在古代医学并不是特别发达的时候,这种与常人大相径庭的表现,自然而然的就成了一种不凡征兆。 这也就是古代常说的异相。 比如说老子生下来就是满头白发,刘备双耳过腮,孔子顶如丘壑…… 都是异相文化的一种表现。 现在看来,不过都是一种病变而已。 但仓颉,真的只是一个传说吗? 他是否真的存在? 易泽行走在殷墟之中。 作为商朝最繁华的中心,同样也是最为稳定的政治中心。 这里聚集了整个国家的繁荣。 “仓颉造字,是耳熟能详的传说,在几千年后的今天,想要得知事情的真相,似乎已经成了一个难解的谜团。” “据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智慧超人,几近神明。” 易泽看向镜头,即看向观众。 他的手中,多出了一本厚重的书籍。 一本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轻轻地翻开书页,上面的文字在易泽的手指挥舞间浮上半空。 那是一篇关于黄帝的记载。 “《史记》的开篇是五帝本纪,以黄帝为始。” 人文初祖,黄帝。 传说中同意了各个部落,战胜了神农蚩尤的神话人物。 关于黄帝的传说,实在是太多了。 “黄帝的时代大约在5000年前。 那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的呢?” 易泽伸手一挥,《史记》消失,而后一册竹简出现。 “战国时期,一本《世本》中记载:沮诵仓颉作书。 沮诵又是谁? 他和仓颉是什么关系?” 易泽的问题就像是连珠炮一般疯狂的射出。 不少观众都一脸的迷茫。 仓颉大家都熟悉。 毕竟仓颉造字这四个大字在书上摆着呢。 各大营销号也经常搬出来编点故事。 因此对于仓颉这个名字,大家并不陌生。 但是沮诵又是何人? 很多人不解。 不过观众里卧虎藏龙,自然有知道这事情的人。 当下就有人出来解释了: “在古籍之中有过这样的记载,沮诵和仓颉,都是黄帝时期的史官。” 观众们恍然大悟。 原来这两人都是同事啊。 不过新的疑问又产生了。 既然沮诵和仓颉同为黄帝的史官,那沮诵又为何消失在历史的记载中? 或许不能说是完全消失。 只是相较于仓颉造字的广泛流传,沮诵未免显得太廉价了。 这要是真的职场,明明事情都是一起做的,但是论起功劳时,风头全被一个人收了。 这就很难受了。 还是说这记载并不可信。 观众们越发觉得里面的谜团更加复杂。 古史传说的真实度究竟有多少? 没有人知道,也无人可以说清。 那一段历史,实在是太过于悠久。 画面之中,易泽似乎能够感受到观众心中的疑惑。 他微微一笑,伸手一翻,手中再次出现了一本书。 书页翻开,易泽轻声道: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荀子,在书中有这么一句话,似乎能给人们一些启发: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 观众们看着这一句文言文,有些难以理解。 “这是什么意思?有没有鸟大的能够解释一下。” “文言文的东西都还给老师了,好书是爱好看书吗?总感觉这样翻译怪怪的。” “这意思就是这样解释的,里面的意思其实就是这样,能明白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