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七章、权力杠杆-《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第(2/3)页

    所谓连锁店,其实就是统一店名、统一标志、统一经营管理、统一核算的系列商店;在一个总部的指挥下,有统一的经营战略、销售同类产品、有同样的价格、同样的服务标准;顾客无论在天南地北,都能享受到同样的服务。

    这种完全统一的管理体制,十分有利于决策者孙岳峰对整个企业进行统一指挥和统一领导。

    这种连锁店具有较大优越性,它可以实现一百多家金兰店统一资金大批进货,进货价格自然低于别人。统一调度,分散销售,滞、俏商品可以互相调剂,东方不亮西方亮,这里滞销那里俏。

    放可分散五指,收可攥成拳头,既可化解风险,又可大步前进,可谓能攻能守,战而不殆。

    只要孙岳峰在总部一声令下,金兰的各家连锁店便可在不同城市、不同地段,打出同一广告,宣传和推销同一商品。

    孙岳峰的成功绝不仅仅是靠依据实际的果断决策,更重要的是他有一套超前决策的本领。

    在你们奉天商界都说他孙岳峰卖什么,什么就会被抢购,他被传神了,在许多人看来,他简直是商业神人。

    说起来,孙岳峰没这么邪乎,只是他的目光和决策都比别人早上半年,也恰恰是这半年,使他能抢先占领市场,并抓住时机获取巨额利润,发展壮大金兰公司。

    我现在跳出家电,再给你讲讲孙岳峰在其他方面的动作。

    那年,由于经济紧缩,在琼岛炒地皮的人有不少离开,孙岳峰反其道而行,携带巨款上了琼岛,去了椰城。

    那时候,我正好也在椰城,对椰城房地产比较关注,对孙岳峰在椰城的动作比较清楚,他以两万块每亩的价格买了300亩地,1992年差不多快年底的时候,他把地以十八万每亩的价格卖出,这笔生意让他赚到四千万。

    1991年上半年,全国治理整顿工作全面展开,基建纷纷下马,建材市场严重疲软,孙岳峰又大笔吃进了建材,第二年“南巡”之后,建材价格疯涨,他又狠赚了一大笔。

    孙岳峰在投机上赚了两笔大的,金兰的生意也没耽误,1992年,金兰公司的销售额已经突破了七亿。

    从1985年经商伊始,一直到1993年,从4000块启动资金需要借一大部分到成了亿万富翁,一路走来,孙岳峰可谓是顺风顺水,你知道现在他人在哪吗?”

    “大哥,我怎么可能不知道,孙岳峰可是名人,不需要打听就有人会告诉我,93年不是已经抓进去了。”徐露不以为然。

    “你说得对,孙岳峰已经变成阶下囚了。”南易颔了颔首,接着说道:“1993年,金兰连锁店已经有136家,扩张的速度不可谓不快,听说过京西易购吗?”

    徐露:“在莫斯科听京城的倒爷说起过,和金兰一样,也是做家电连锁的。”

    “我说的那个做家电的朋友,他就是京西易购的老板,我在京西易购也有投资,算是老板之一。京西易购成立于1984年7月,从一家店变成两家差不多花了一年多,然后就是原地踏步。

    1987年,金兰公司开始大扩张的时候,京西易购依然是两家店,只不过在那个时候,京西易购开展了家电下乡的促销活动,打起了游击战,把家电直接送到村里去卖。

    金兰公司有一种灵活的金兰机制,孙岳峰把它概括为12个字:谁卖谁得,谁损谁包,谁丢谁赔。用经济学语言来说,这就是金兰的分配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

    金兰公司把企业的利润分解到商品件数上,把员工的个人收入与销售额挂起钩来,谁卖得多谁就分得多,这对员工的劳动积极性自然是一种激励。

    ‘谁损谁包,谁丢谁赔’,这又是对员工的严格约束。

    员工工作不负责任,发生商品损坏和丢失,完全由员工自己负责。

    金兰公司的这种分配机制,使员工的个人所得人人心中有数,月底开支,不用算账,自己就很清楚。

    企业实行全员雇佣制,干部每年选一次,行的继续干,不行的就撤下来。在金兰公司,干部不存在铁交椅。

    正是在这种较先进的机制下,顾客在所有的金兰员工眼中才真正成为上帝。笑脸迎送,周到服务,不需要挂在墙上的服务公约和意见簿来约束和保证,更不需要设监督信箱与举报电话。

    在金兰的所有连锁店,服务态度被看作是一种投资。不管顾客购物与否,店员总是耐心地介绍商品的性能、质量、品种、特点、产地及怎样维护,给顾客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即使不买东西也忘不了金兰。

    顾客满意就是效益,这是金兰人信奉的格言,也是金兰人实践的准则,它已深深根植于金兰员工的心中。

    正是这一条,给金兰公司带来了难以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金兰公司不仅有灵活的运行机制,还有一整套标准化的经营规范。金兰公司规定:带响的出声,带亮的现亮,能转的转起来,该热地热起来。

    具体来说,电视机要显影,音响要出声,电冰箱要制冷,洗衣机要转起来。顾客买之前,先实际操作,自己学会调试,员工卖什么就要教会顾客用什么。

    商品总是摆在最显眼、最顺手的地方,任顾客挑选。大件商品试看、试听、试用,延长保修期。这与国营商场里那些冷面孔旁摆一个‘请勿动手,损坏赔偿’牌子的经营方式,简直是云泥之别。

    你1994年前去过金兰吗?我说的,你有感受过吗?”

    徐露点点头,“去过,没有你说的这么好,不过也不差,比逛其他商场舒服。”

    “你的评价我不予采纳,记得我们是在哪里认识的吗?一个柜员敢给我这个上帝甩脸子看。”南易揶揄道。

    “嘁,问东问西,一路问,你摆明了只看不买,对你那么客气干吗?”

    “呵,那次不买,不代表我下次不买,给我这个上帝留下好印象,也许就能留住一笔大生意。小丫头片子,为了打你的脸,我们下午就去你老东家那里大采购。”

    “真去啊?”

    “嗯,买点吃喝零食什么的。”南易摆了摆手,继续说道:“为了切实保证经营目标、战略、决策及一整套经营方式能贯彻到企业员工中去,孙岳峰对下属的136个企业实行了高度集权的垂直管理方式。

    大权独揽、小权分散、集中管理、分散承包经营。

    金兰公司总部下设十几个部门,共有100多名管理人员,通过几十部电话遥控。每天上午10点钟以前,孙岳峰的总部办公室必须拿到头一天的营业额报表,然后根据情况对下属各店下达指令。

    总部统管各店的资金,统一进货,再分散到各个连锁店去销售。连锁店的经理和财务人员一律由孙岳峰任命委派,整个金兰公司的人权、物权、财权统统掌握在孙岳峰手里。

    孙岳峰曾经在公开场合说过,私营企业老板就应该独揽大权。

    金兰公司扩张的速度太快,从管理人员到下面的店员,可以说是良莠不齐,孙岳峰也发现这一点,于是他就着手建立自己的嫡系部队。

    他投了100万与皇姑合办了金兰学校,这所学校毕业出来的大部分学生都会进入金兰公司工作。

    前面已经有不少毕业生在金兰起到骨干的作用,有的当了经理,有地成了彩电大王,还有的得了销售状元。这些新一代的金兰人成了孙岳峰手下的嫡系部队。

    1993年,金兰公司又介入了房地产开发,在琼省投资兴建度假村,在奉天投资建电子城、装饰城、七彩城,还跑到美国开餐馆,去俄罗斯建商场。”

    南易拍了拍手,笑道:“好了,孙岳峰、金兰公司,夸得差不多了,好听话也说完了,下面我就来说点不好听的。首先说金兰公司最大的特点,快,发展快,开连锁店的速度快。

    先拿下堡垒,再收拾战场,先讲数量,再讲质量。能用来开金兰连锁店的门面几乎都在国营商业公司手里,他孙岳峰是怎么做到快速兼并的?

    有没有使用不正当的手段?

    有没有为了追求速度暂时答应了很难办到的条件?

    又有没有答应的事情,后面采用拖字诀?

    金兰公司把东北全面占领的时候,同样是做家电销售,同样是走金兰差不多路线的京西易购还有其他几个比较冒尖的企业,都被困在它们的发源地。

    京西易购刚刚走出区到隔壁的区开分店,发展得很慢很慢,平均一下,一年开不出一家分店。

    为什么慢?

    因为家电连锁在咱们国家还是新鲜事物,要摸索、学习,要建立人才梯队,要等着问题发酵、暴露出来,一个问题出现,研究怎么解决最合理,形成一套流程化的解决方案,将来再出现这种问题可以直接套用,这就叫流程规范化。

    又因为时机不对,政策大环境、家电行业的现实情况,以及没有太多的门面可用来建立连锁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