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于是乎,冯去疾捋捋长须,对着蒙恬将皇帝先前对他说的话全部说了一遍。 冯去疾明言: “陛下致力于天下民生,想要以百姓福祉为政绩,创建一个盛世。此等胸怀,可让老夫想到尧舜禹三位圣人。我想我大秦帝国很快便会出现欣欣向荣的局面。” 蒙恬自然没有料到,丞相竟然是这种回答,至少在他看来,尚书台完全威胁到了冯去疾。 蒙毅也是一愣,他们兄弟二人还以为,丞相见到他们前来,一定会欣然答应和他们一同前去上谏皇帝,打消立儒的念头。 不仅如此,相府只是他们的第一站。他们兄弟二人也会连同其他人一起,甚至王戊也在此次说服之列。 之前蒙恬没有拉拢到丞相,现在他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行动起来,其结果却和蒙恬预料的完全相反。 蒙毅直接道: “相国,其实陛下近日种种行为,征召伏生,立翰林院,无非是为了实现当初对帝国的设想,用儒学治理天下。但是我秦国自卫公入秦变法,便一直以法治国,朝中也多为法家之士,陛下决定立儒,肯定会让朝中老臣心中恐惧。” “而且我秦帝国,已经有两次被陛下倡导进行的改革了。我从未听过有一国之国君三番几次在国中进行改革的。” 冯去疾捋捋胡须。 “但是照目前的情况来看,陛下昔日所预言的都是对的。至于这次的事情,我想陛下会给朝中老臣一个交代。毕竟陛下在陛下心中,老秦国是秦国的根基,而朝中的老秦人,更是陛下极为关切的对象。” 冯去疾自然将蒙氏兄弟给呛了回去。 “其实,陛下有立儒之心,先帝早就已经料到了。” 蒙恬听到先帝二字,顿时胸膛一热。 “竟有此事?” 冯去疾点点头,然后将事情给蒙恬说了一遍。 还命人将《春秋繁露》一文递给二人,二人看了,自然都明白了。 “其实如今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陛下之所以到如今才安排此事,也是有所考虑朝中法家之众。大柱国当初戍边在外,刚刚回宫就遇到先帝驾崩,还不知道这些年国中的问题所在。” “此次御史和刺史一同归来,都向皇帝陛下表达了天下百姓的问题,心念旧国,是为大祸。先帝在世十年,镇压天下,都未能降服其心,以我秦法严苛之名在外之故。如今法家之要不变,只是蒙一层儒家之衣,宣阳春秋大一统之略,以谋求天下百姓归心陛下。” “这可不是一首归心歌能完成的事。” 蒙恬听了,双目暗沉,他低首看着铜爵之中的酒水,良久无言。 蒙毅听了,见丞相已经同意这件事,他也只好跟着作揖。 “今日丞相我兄弟二人赐教了。蒙毅感激丞相,谢丞相。” 一只蝴蝶的翅膀震动,最终会引发一场飓风。 冯去疾在电光火石之间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他看不到和蒙恬站在一起之后,自己会有什么好下场。 而且这次的事情,是要儒家做出牺牲,对法家之士不会有什么大影响。 但是猛地冯去疾想起方才蒙恬的桀骜之相,冯去疾自然气的牙痒痒,但是这口气他只能就着汤水咽下去。 今时不同往日。 始皇帝陛下倒是临死前下了好大一盘局,只是可惜啊可惜,新帝看透了您的把戏,就是将这遗诏置之不理。 也难为蒙毅从前在朝中树敌太多,以至于无人为蒙恬多说几句话。 冯去疾目送二人离开。 这一天,雪停了。 二世二年春,大雪初晴,大地开始解冻,但是冰雪已经融化汇成小溪。 大朝会。 蒙氏兄弟的作为,扶苏一早就收到了消息。 但是他们既然劝说丞相无过,其他人自然也不会跟着冒险。 而且,淳于越在这件事上反应过于激烈,他竟然绝食三***得皇帝亲自去看望他,这才使得情况好转了起来。 是啊,说到底,儒学为皮,法学为骨,可不就是阉了儒学,也难怪淳于越这位大儒会反应这般激烈。 就是伏生,他也想过要在咸阳城一走了之,否则他们两个便是背弃儒家。 拿儒家的名声,去给法家兜底子,以后到了九泉之下,还怎么面见祖师爷。 百官朝见过后,扶苏主动道: “今日,朕要向诸位宣布一个消息。朕意欲重振儒家,扶持天下儒生,以济苍生,安社稷为天下诸儒们的治学目标。” (这是一场启迪诸儒生们的思想文化运动,也对天下百姓有着启迪作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