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蒙恬脸色铁青。 “丞相和家父同朝为官多年,家父在世时,经常在我们兄弟二人面前夸奖丞相做事稳重。从前先帝也对丞相委以重任,丞相在我秦国朝中,为百官之模范。” “说起来,丞相所为之事,无有不妥之处。只是我今日前来,却是要冒犯丞相了。” 冯去疾听了,脸色稍稍一变,但还是俯身作揖相问: “大柱国乃先帝遗命之重臣,若有何指教,老夫洗耳恭听。” 蒙恬挺直了身子,单手按压着他的配剑,他看了看他的弟弟。 蒙毅这便道: “蒙毅负责统筹太学,为太学祭酒。可是前不久,陛下下令要让昔日的待诏博士仆射淳于越开设翰林院,充入有识之士,以后直接入值尚书台,是为拟写奏章批复给皇帝陛下过目之用。而这有识之士,皆为儒生。” 冯去疾听了,装作才知道这件事。 “竟然有这样的事情。”说着,冯去疾捻捻胡须。 蒙恬见状,倒也不打算这么快拆了丞相的台子。 “在陛下重新建立尚书台,设立侍中侍郎之初,有人认为这是新帝懒惰,劝我加以阻止。我尚未阻止,但是此事却已经被陛下和丞相二人定下。” 这话颇有问责之意。 冯去疾听了自然不耳顺。 “但是随着时间一久,我想丞相应该比蒙恬更为清楚,如今的尚书台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冯去疾迟疑了片刻,他看着蒙氏兄弟,缓缓呼了一口气。 “尚书台中虽然多是位分卑下的人,但是却都是颇有智谋在肠的人。如今的尚书台,实为皇帝陛下的智囊团。” “丞相以为可乎?” 在这件事情上,冯去疾比较开明。 “昔日先帝在世,天下大事皆决于己身,就算有臣等辅佐,还是劳累了陛下。老夫以为,这尚书台的建立,并无不妥。” 蒙恬听了,心中暗暗道:究竟是为了权位还是皇帝,你自己心里清楚。 “丞相所言,倒也极是。只是如今情况不同,陛下竟然打算要让儒生入尚书台,丞相还以为此举可行吗?” 冯去疾没想到,蒙恬竟然问的这么直接。 但是这一刻,冯去疾猛地有了一种奇怪的感觉。 这眼前的人,更像是始皇帝。 这么一想,冯去疾自然脊背处一阵发凉。 也是这一刻,冯去疾忽的明白,新帝为何选择了继续让他做丞相,而是让蒙恬做了大柱国。 如果新帝按照先帝的意愿让蒙恬为丞相,那么如今就不是新帝治国,而是继续先帝治国。 秦国的军人,誓死效忠始皇帝。 而蒙恬正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 蒙恬会不遗余力的贯彻始皇帝的遗志。 这么想着,冯去疾自然面对眼前的蒙恬倍感压力。 原先的欣喜化为恨欲除之。 这个蒙恬,倒是蛮横的很。 大室内一时间陷入沉寂,静的只听到外面雪落的声音。 蒙恬偕同他弟弟蒙毅两人一同登门拜访冯去疾,这自然是了不得的大事。 是时,冯长安还是皇宫之中,但是他却忽的收到这样的消息。 于相府而言,这是极大的事情。 但是冯长安很快也意识到,这个消息,肯定也已经被皇帝陛下知道了。 蒙氏兄弟去找祖父做什么呢,难道也是为了那件事。 如果所有人都阻止皇帝陛下立儒,到时候这件事恐怕会闹的很僵吧。 …… …… …… 相府,大室内,三人桌案前的铜爵里清酒都未削减,还是满爵。 冯去疾犹豫了片刻,他忽的打算力挺皇帝,因为他知道,蒙恬的权势绝对很快就将被收回去。 很明显,新帝和先帝想要做的完全是不同的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