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不可能...朝廷怎么会做这种自掘坟墓的事?” 天光大亮,雨已经停了。 杨默坐在破庙里和张瘸子等人聊了一夜。 聊的内容也很简单:从哪里来,灾情情况如何,一路上的见闻,以及为何他们那么痛恨官府,宁愿去找张角造反,也不愿意去找官府救济。 张瘸子倒是没怎么说话,反倒是他的手下,七嘴八舌说了很多。 中间还有人因为过度激动,以至于饿昏过去。 总结起来,答案就是:关中大旱,他们从关中来,灾情很严重,饿死了很多人。一路上遇到许多和他们一样的流民。 之所以痛恨官府,是因为他们去任何一个城,都会受到官府的驱赶,胆敢入境,格杀勿论。 这一路走来,很多时候饿死的,反倒不如被官兵驱赶杀死的人多。 杨默听完很不能理解。 因为这不符合逻辑。 首先北隋的大环境是:因为常年征战,人口锐减,朝廷想法设法的在提高人口。 而某地一旦出现灾荒,即便是再拉垮的朝廷也不会说不救灾,反而驱赶灾民。 因为灾荒,流民变成流寇,导致江山动荡的事,史书上比比皆是。 再者来说,人口,永远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在封建王朝更是战略资源,朝廷和官府怎么会任由他们自生自灭呢。 因此,当听到这群人说一路上所有的城池都驱赶他们时,杨默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这中间一定有什么误解。 甚至还向着旁边自打知道自己身份就蔫巴了的柴茂全问道:“柴将军,这合理么?” 柴茂全已经被杨默吓破了胆,唯唯诺诺的摇头:“不合理,不合理。” 但当张瘸子冷哼一声,吩咐手下抬上一个人来时,杨默沉默了。 这个人身受重伤,后背肩膀上插着一把箭。 柴茂全看了之后,确定是官兵所用的制式羽箭,没敢说话。 “杨爷,你现在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去济州了吧!” 张瘸子愤恨无比:“当初我一家老小,便是被官兵用这样的箭射死的!” 提到这个话题,旁边的流民也都跟着低下头,显然,他们也有亲人死在了官兵手下。 血淋淋的现实让杨默无言以对,更是无法理解各地官府的举动。 为什么会这样? 为什么这个时代的官会对民如此呢? 一座城是这样,两座城是这样,张瘸子他们路过的所有城池,全都这样。 杨默想不通,不管是用前世自己了解到的治国知识,还是靠着逻辑分析,他都想不通。 因为这件事,从头到尾都不符合逻辑。 他一言不发,周围人也都不去打扰。 连柴茂全也小心翼翼的看着,唯恐这位李家大女婿一言不合,做出什么自己意料不到的举动来。 此时的柴茂全只有一个想法,回去之后就把那个告诉自己杨默是个废物点心的家伙干死。 什么只会编草鞋,什么胸无大志,什么胆小如鼠,什么国公府里谁都看不起他,什么连李娘子都不给他好脸色看。 一个扛着来俊臣脑袋从长安跑到太原的家伙,一个在流寇之中谈笑风生,游刃有余,气势一直压着对面老大,一言不合就杀人的家伙。 一个敢把性命压在这,丝毫没有任何畏惧的家伙。 能他娘的是废物? 自己之前还巴巴的给李娘子建议,李家乃是将门,大家都希望姑爷能来军中任职。 暗地里还和其他柴家来的客将们商议,杨默到了军营该怎么整治他,让这赘婿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今日里认识杨默之后,柴茂全十分庆幸当初李娘子没有答应,只说是考虑。 如果当初答应了,娘来,只怕柴家的客将不到三天都得被他一人一匕首,全都送上天。 在柴茂全眼里,杨默若是在军中任职,单凭来俊臣这个功劳,就能做到比他高的职位。 更不要说他现在还是李娘子的未婚夫,若是惹他不高兴,给自己一刀,谁也不会在意的。 相对于满脑子胡思乱想,表面上十分拘谨的柴茂全,杨默就自然的多了——他压根也没有在意到柴将军的变化。 杨默默不作声的走到那中箭昏迷的男子旁边,示意其他人让一让。 流民们看了看张瘸子,见他微微点头,全都退到一旁。 “柴茂全,烧点热水、把剩下的酒拿来...” 心里有事想不通,杨默就不怎么喜欢说话。 掏出匕首来,在旁边的火上烤了烤。 眼前这个中箭的人命很硬,这种情况下都没有死。 摸了摸他的额头,很烫,又让人准备了湿布通过物理降温。 前世里他虽然不是医生,但亚丁湾的医疗条件很差,他从一个小海盗爬到一方霸主的位置,学到了很多东西。 比如战场急救、接骨夹板,甚至还有简单的体内取弹外科手术。 亲眼看着杨默手法熟练的将这昏迷男子身上的箭伤处理好,旁边的柴茂全更是对他惊讶万分。 这个姑爷,高深莫测啊,居然连如此复杂的箭伤都能处理的如此完美,厉害,可是比他们军队里的军医还要厉害。 杨默心里想着官兵驱赶流民的事,也没有继续了解下的欲望。 处理好那流民的箭伤,张瘸子等人看他的眼神也都有点变化。 “你们这,还有病人么?” 杨默声音很平淡,这是他的习惯——心里有事想不通的时候,总是喜欢找点事干。 “有,有!” 张瘸子赶紧点头,向着手下人道:“快,让他们快来!” 没多久,手下人扶着一些身上有伤的流民走了过来。 这群人跋山涉水,路上又渴又饿,从坡上跌下来,遇到凶猛野兽,都会受伤。 甚至还有一个被野猪顶到了大腿,好在没有伤到要害。 “跌打损伤的我可以治,这些腹泻得病的我治不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