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谁不知道镇守辽东很辛苦?更别说奴儿干都司了。 这样,以“雷声大、雨点小”的方式结束这场议论。 户部拨款三十万将两银至辽东。 钱固然是拨过去了,但余波依然存在。尽管当时不敢明着站出来反对,可事后议论的热潮越来越激烈。 尤其是朱翊镠一心接纳蒙古族与女真族各部落的决策。 为什么要接纳他们?且不说他们会不会跳起来抵抗,他们那么穷,接纳他们有什么好处呢? 万一他们联合起来反抗,那大明不是要遭遇战争之苦吗?眼下的局势虽然也不好,但至少只有辽东受苦,中原腹地还是太平无事的。 这不是故意挑战外族的极限吗?人家不来犯边找事儿就已经很不错了,为什么还要主动挑衅呢? 辽东军演某种意义上就是在挑衅。 宣布要将蒙古、女真各部纳入大明更是。说白了不就是想吞并他们吗? 故而一时间掀起一股反对的高潮。 理由很简单:生怕挑起战争,一旦战争,受苦的永远是百姓。 申时行头又大了。 无论是官还是民,对皇上的政策主张都表示抗议、费解、迷茫……希望皇上收回接纳蒙古族、女真族的主张。 甚至有官有民质问:倘若因此而宣战,这个后果谁来承担? 搞得民怨沸腾,奏疏一道接着一道呈递内阁,越议论越激烈。 结果,辽东那边风平浪静,京城这边反而一个个都不淡定了。 …… 。 今晚还有一更,连续挑战万更,求月票啊大佬们!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