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移民营的猫腻-《雄起北亚》


    第(3/3)页

    这为的却不是别的,而是方便回收。

    如今却阴差阳错,倒让难民营那边露出了马脚。

    说起来出了这倒买倒卖的事,也不算稀罕。明国扩张的太多,各种监察制度虽然都有明目了,但完善起来还任重道远。而且之前的难民潮来的太汹涌,很多事情上就不好把握住细节。

    毕竟事急从权,每时每刻都有人命等着去救,自然在很多事情上就顾不了什么细枝末节了。这也就给了那些起了心思的人机会,让他们可以利用漏洞,宣泄着自己的贪欲。

    “原来是想做买卖的啊!”那老哥冲着蒲察厮斤上下多打量了一会儿,似乎还是不太信,但口风总算是没那么严厉了。

    “这登州的移民营你算是来对了。听说前些天刚好有一批从沙门岛运来的精盐,有好些商贾都来打听过了,但移民营的大人还没想好出手给谁呢。”

    盐是大明的官营商品。在还没扩张到海岸线时,大明就在海拉尔省的北边开发了好几个盐湖,进行精盐提炼。等到靠海了,海盐便成了主流。

    为了让普通百姓都吃得起,盐的价格并不算贵。如此,也是为了打击私盐的存在。移民营的物资都是来自官府的支援,这精盐,自然也是官府为了移民营的移民满足生活所需,特意划拨过来的。

    但现在看来,已经成了某些大人物的私有之物。并且还毫不避讳的,找寻商贾换成钱财了。

    如此的明目张胆,说明这移民营腐坏的不是一日两日了。当地的监察机构,也更是完全失灵了。

    忍着心里的波动交了入营费,那守卫还好心的给他指明了前往‘招商处’的路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