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 …… 场面一度很尴尬。 好在李东阳走出来道:“陛下,为今之计,当令顺天府赈灾为好,好在之前已有经验,各处都已安排了救灾的人员等……” 不提天罚的问题,就说救灾。 这其实才是皇帝想听到的话,咱别纠结于那些细枝末叶的行不行? 讲点实在的。 还是说到底拆不拆的问题吧! 朱祐樘抬手打断了李东阳的话,冷声道:“有关毓秀亭的事,朕还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明明有人出来转移话题,但皇帝还是不领情,非要把这个话题给说死了。 李东阳都只能悻悻然退回去。 皇帝这么直面问题,态度还是值得让人肯定的,只是所抛出的问题…… 皇帝莫不是又想跟以往那样,出了事让别人提意见,他只是“被动接受”然后出了问题他可以一退六二五,说,你看,这是你们说的,朕不过是按照你们的廷议来进行,责任怎会在朕的身上呢? 朱祐樘的举动,不也正是深深符合周太皇太后有关对他要“虚心纳谏”的建议,当个不粘锅皇帝? 礼部尚书徐琼走出来道:“陛下,老臣认为,应当拆除,事有一二,不可有三四,若长久留着,若日后再有不测,只怕会有小人谤议朝政!” 我也不说顺天府的地动是因为亭子引起的,只说拆亭子是因为怕有人把这两件事往一起联系,这是未雨绸缪,防止再有地动的事发生。 旁人都在琢磨徐琼的意向。 谁都知道,徐琼跟张延龄是“一伙”的,虽然从二人在朝中的资历到地位来说,本不可能有任何密切联系,但又都知道倪岳是被张延龄给“气走”的,气走是好听的说法,不好听的说法就是,倪岳是被张延龄给赶走的,徐琼才上位。 政治结盟了,徐琼替张延龄说话,打压李广,也是合情合理。 但再合理一点,你就让皇帝别拆,不定以后还有地动,那李广就死定了! 随后又有几人出来提意见。 大部分都是支持拆的。 也有人头铁,诸如工部尚书徐贯,他道:“毓秀亭的修建劳民伤财,若是仅因地动之事而拆除,那靡费将无法填补,此时也正是风口浪尖时,应当等议论平息后,再行议定,而不当草率定之!” 没说不拆,只是要以后再商量。 当工部尚书的,当然不能把水花出去打水漂,回头再有人说工部的人跟李广串谋,工部的人也不好收场。 所以别人都支持拆,工部也不能说拆,这可是工部花帑币修出来的。 咋的。 工部的钱不当钱? 朱祐樘听了几人的意见之后,随后用很热切的目光望着徐溥道:“徐阁老,你作为朝中的首辅大臣,之前一向是能作为定海神针的,朕想问问你……你是何意见?” 问题是你徐溥抛出的,然后大家才在探讨拆或者不拆的问题。 也谢谢你没直接问,李广杀还是不杀的问题。 算是给朕一个缓冲的余地。 现在朕就问你的意见如何! 徐溥道:“老臣自问不懂天机,有关天机之事,应当问此事的始作俑者……臣说的不是道士李广,而是人在南方的建昌伯,或是采纳各方的意见,再做定夺不迟!” 徐溥也不蠢。 我给皇帝出难题,皇帝把难题抛给我,说拆或不拆,都是要背锅的。 这锅我不背。 李荣急道:“徐阁老,您是定海神针,您说句话,比建昌伯说管用。” 徐溥苦笑摇头道:“老朽对于赈灾事,可提意见,但唯独对亭子存否之事,并无任何意见,还请陛下另请高明。”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