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大迁徙-《大秦五百年》


    第(1/3)页

    大秦五百六十五年(公元前206年),一月初一。

    文武百家聚集在咸阳宫外。

    这里举行隆重的仪式,嬴子婴在今天成婚,并且册立王后。

    一连串的流程终于走完。

    这天晚上,子婴在寝宫跟王思洞房花烛。

    从此以后,子婴有了家庭,吃饭不再孤零零一人。

    初五这天,子婴接到了河套守将的报告书,云中郡、九原郡的全体军民,不日将会南撤。

    ————————

    河套平原分为三大块,分别是前套平原、后套平原、西套平原。

    位于贺兰山东侧的平原,称为西套,银川正是坐落在西套平原。

    在黄河最北“几”字型的西北侧,属于后套平原。

    “几”字型的东北侧,属于前套平原,后世的包头、呼和浩特皆位于前套平原。

    前套、后套都处于阴山以南。

    阴山、河套,是古代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长期争夺的前沿地区。

    唐朝诗人写下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诗句。

    一月初十,前套平原,黄河边上。

    片片雪花飘落,北方呼啸,风雪交加,一月的天气依然寒冷。

    大量的人口、牲畜出现在这里。

    秦国在河套戍边的军民们,冒着严寒,大规模往南迁徙。

    除了士兵外,其他人员是以老人、妇女、小孩居多。

    老人妇女们,有些赶着马牛羊往南走,有些则驾着马车、牛车,车上装载着能搬走的物品。

    有些女人还抱着小孩。

    每个人都身穿厚厚的衣服,抵御严寒。

    秦军士兵们在维持着秩序,帮助有需要帮助的人,照顾特殊之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