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大迁徙-《大秦五百年》
第(2/3)页
天气实在寒冷,人员和牲畜呼吸时,都冒出白气。
平常这个时期,居民们很少外出活动,整个冬季牲畜吃的草料,都必须在入冬前准备好。
如果有人在路上冻僵了,士兵们会将其放在车上,盖上被子,或多给一间御寒衣服。
天气实在太寒冷,军民们行走速度不快。
在如此寒冷天气下,人们外出时不能出汗,要不然汗很快就会结冰,把人冻僵。
就算很耐寒的匈奴人,一般都不会在冬天作战。
在秦军中,有个年约三旬的人,指挥着秦军,时而发出各种命令,他身材魁梧,乃是驻守在河套的主将,名叫李兆,是李信的儿子,军职为校尉,兼任云中郡郡守。
河套地区的九原、云中二郡,边疆地区地位特殊,实行军事管制,由军官兼任郡守。
蒙恬死后,王离接替蒙恬成为长城军团主将。
秦末烽烟四起,王离奉命率领长城军团主力南下,跟章邯汇合,共同打击复国的诸侯军。
王离南下带走了十五万军队,只留下万余兵力留守在河套一带,由李兆统领。
李兆在接到南撤的命令后,迅速组织在河套的所有百姓,做好南撤准备。
“大人,九原郡那边撤退顺利。”
一名都尉率领部分士卒赶到这里,向李兆报告。
在李兆下辖万余官兵中,有两个都尉,其中一个都尉兼任九原郡郡守,负责九原郡的军民南撤。
前来向他报告这名都尉名叫谢楷,是他派谢楷前往九原郡,向那边的郡守传达撤退命令。
李兆点点头,道:“顺利就好。这么好的地方,蒙恬将军好不容易才打败匈奴夺过来,上将军王离南下,长城兵力空虚,匈奴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匈奴人去年没来,今年暖和些后,十有八九会来。哎!放弃如此之好的土地,甚是可惜。”
这里水草丰茂,他在云中戍边好几年,深深喜欢上这里。
李兆望着茫茫无际的草原,虽然现在是冰天雪地,一片白茫茫,等天气转暖后,冰雪融化,这里就是绿油油的草地,偶尔会有成群结队的马牛羊出现,放牧的百姓在这里过着幸福的日子。
如今不得不放弃离开这里,他十分不舍。
在刚刚宣布要南迁时,这里的百姓都十分不舍,甚至有些人不愿意撤走,李兆让部下跟百姓们说明,要是不南撤,到时候匈奴人来了,全部都会被杀人。
匈奴人的凶残,边疆的百姓都是知道的,掳掠牲畜和财物,见到秦人就杀。
士兵们明确说明后,就算再不舍,也只能离开了。
谢楷道:“这是不过是权宜之计,朝廷迟早会派大军夺回来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