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有何不妥?宗室女子虽数量较少,但若为宗庙社稷计,就算是真的让一个宗庙女子嫁娶高句丽,纵然辽地苦寒,我想也不会有宗室女子拒绝的。” 其他大臣们面面相觑,还是萧复站了出来,说道: “太后,这些宗室女子,她们,也姓武啊。”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就算是何太后,再怎么对政治不敏感,听着萧复的语气,再看着周围那些大臣们的脸色,如何还能不清楚事情的原委呢? 武稚是女人,现在是天子,打了胜仗,威望正隆。 只要赶走了匈奴和突厥,而后收拾了国内的藩王们,武稚这个皇位,可以说是做的稳稳当当的,可以说是天胡开局。 但这也同样带来了一个问题,当天下人觉得女天子也能做得很好,有一就有二,别的宗室女子,也有继承皇位的资格啊。 其实联系一下历史,就能非常容易理解,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之后,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可都不老实啊。 这高句丽若是娶走了宗室女子,万一要是天子有个什么闪失,生孩子进了鬼门关之类的,或是没有子嗣,那这个宗室女子,开始有继承权的啊,或者高句丽根本就是想要一个有皇位继承权的宗室女子。 高句丽直接拥立宗室女子,向大周开战的话,局势可就不妙了。 一个高句丽不致命,但高句丽因此和匈奴,突厥联合起来的话,就很致命了。 何太后想到此处,也是明白过来,沉默不语,而后听到另外一人说道: “但直接拒绝,恐怕也不妥当,高句丽虽然与匈奴交恶,但与我们大周,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他能来与我们大周结盟,自然就能去和匈奴结盟,若是我们直接拒绝,惹恼了高句丽,他们去与匈奴结盟的话……” 这人话说完,吏部的一位侍郎立马气势汹汹说道: “怕他作甚!又不是没打过!匈奴,突厥都打了,再打一个高句丽又如何,况且高句丽,也不一定会打,和亲一事,关系重大,还是拒绝为好。” 这位吏部侍郎说完,倒是边上的户部尚书萧复,幽幽的说道: “府库……没钱了……” 礼部尚书幽幽说道: “突厥和匈奴已经结盟,吐蕃若即若离,若再加一个高句丽……” 大家脸色纷纷变了,东西南北四面夹击,四国分周啊? 兵部侍郎也是一脸担忧: “我们也没有那么多兵了。” 一群人说完,那个吏部侍郎也是没话了。 毕竟以往叫嚷开战最凶的一帮人,以耿忠为首,现在都在外面带兵打仗,打的那是风生水起的。 当然就算是他们这群鹰派,连带着最大的好战头目,天子本人在长安城,分析利害之后,也知道该此时局势,应当拉拢高句丽。 谁都想一直热血到底,但国事非个人争勇好斗,一味穷兵黩武,尤其是在眼下国库并不充裕,百姓困苦,国内藩王依然势大动荡的时机,四处树敌的话。 好战必亡这四个字,可就不止是说说而已了。 大臣们一阵沉默,何太后也是一阵沉默,这可……如何是好啊?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