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确实如此,高句丽的王子,亲率使节一百余人,带领珍奇兽皮十件,已到长安。” 宣政殿中的官员们一阵惊愕,虽然纷纷议论了起来。 “这是何意?先帝在时,这高句丽不还曾袭扰我大周东北边境,入境却要来朝贡了?” “也未曾听闻,高句丽国中有什么重大变故啊。” “他们确实,与匈奴的关系也一直不好,此事倒也不是不可以。” “是否有诈?” “若能结成同盟,稳固了东北,让其拖住匈奴,我等可趁机对付突厥。” “甚妙啊!” 那些大臣们议论纷纷着,总体而言,大家基本都倾向于和高句丽同盟。 多一个盟友,便少一个敌人,即便是两国之前多有摩擦,闹得并不愉快,但只有永远的利益,可没有永远的敌人。 只是要和高句丽结盟,肯定不是官署单方面点头就可以的事情,你说招待一下使臣,安排一点回礼,鸿胪寺自己都能做了,但这种事情,肯定需要天子来点头的。 何太后还以为,他们是因为需要自己拿主意,才来找自己呢。 何太后其实也没有什么主见,但听到大家都说好,也觉得挺好,不过还是决定,等天子回来再说,于是说道: “先款待他们,不得怠慢,待天子回来之后,再做决定吧。” 大臣们也是纷纷点头,但其实心里面都有点奇怪,不清楚蔡亚夫把百官还有何太后喊来是做什么。 因为不用想都知道,就算大家都觉得好,也需要天子点头啊,毕竟结盟大事,就算是送信去玉门关给天子,也是该等的。 就见到蔡亚夫继续说道: “理该如此,只是太后娘娘,还有一件事情,才是臣今日想要说的,那高句丽王子,想请天子,恩赐一名宗室女子,予他为妻。” 蔡亚夫说完,何太后脸色微变,边上的大臣们,也是纷纷变色。 “这是要我大周与他和亲?” “和亲一事,前朝虽有,但我大周并无先例啊。” “倒也不是不可以……” 大臣们说着话,何太后也是面露难色,因为皇家本就人丁稀薄,连个男丁都没有,仅有一些女孩,虽然有可以去和亲的,但人数太少了,这就有点为难了。 倒是有人说道: “若是嫁一个宗室女,便能与高句丽达成同盟,此事对我大周大大有利啊。” 但他刚刚说完,蔡亚夫就疑虑道: “此事,怕是不妥吧……” 先前说话的大臣一愣,其余大臣们也是陡然反应过来,终于明白过来,蔡亚夫为何喊了何太后,又喊了六部长官们过来讨论此事了。 按说只要他自己一人跟何太后说就是了。 倒是何太后没太明白,疑惑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