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孟皇后看着姚欢,摇摇头:“并不尽然。” 她的声音低下来:“苏辙贬谪前,官居门下侍郎,宣仁太后曾命他查访一桩案子。此案涉及边军,苏辙为人谨慎,进展较缓,其间太后薨逝,他转为向官家奏报时,还提及,其兄苏轼赴任定州边关,亦发现相似情形。彼时乃元祐九年,可惜一个月后,官家就将年号改为绍圣,章惇这些变法派得势后,贬谪了苏辙,此案不了了之。但是,当年章惇要将苏辙与苏轼一同贬往岭南,官家却不同意,几易诏令,留苏辙在筠州,这些年让向太后赏赐苏辙女眷的宫中物品,也不算少。” 姚欢闻言,眼中毫无迟滞地泛上惊异之色。 涉及边军的案子? 她迅速地梳理了孟皇后话中的信息。 这位元祐皇后,看来的确颇受宣仁高太后器重,竟连副宰相领命暗查的事,都晓得。同时,皇后所言,再次证明,赵煦对于二苏的态度,和对其他元祐臣子的纯粹仇视态度,是不一样的。 目下是绍圣三年,若历史按着后世所记录的发展,再过半年,朝廷又会突然对苏轼、苏辙发难,将二苏再度往儋州和雷州贬谪。 这半年里,是又发生了什么触动新党神经的事吗? 触动的是谁?章惇还是二蔡? …… 庆州城。 圆月悬于中天,像这个世界上唯一光明的物体。 对于怀有秘密的夜行者来讲,月光有些太亮了。 但夜行者不能再等,他怕每一个新的白昼,都会带来变数。 马庆蜷缩在树后,静静地望着不远处那座小院。 弩手的视力总是超群,马庆借着月光,能看清柴门上残碎的缟素。 此景,或许解释了院落为何会荒芜。 家中的顶梁柱殁于疆场,妇孺只得另寻出路。 “这一路,老天也在眷顾我,没给我使绊子。”马庆心道。 倘使面前的院落中仍住着人,他也不知如何用最安全的法子,取到自己要的东西。 挪到三更响过,马庆躬腰,循着树干墙垣的阴影,进了院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