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一代名相与“新琶客”(上)-《大宋清欢》


    第(3/3)页

    太医宫使?是个太医?

    她正哑壳中,一旁的邵清轻声喃喃:“确是没想到,竟是苏相。”

    苏相?

    相公?

    哲宗朝,姓苏的宰相就俩,一个是已经被贬去岭南的苏辙,另一个是……

    是苏颂!

    姚欢恍然大悟,怪不得这些人如见圣贤。

    苏颂,有宋一代的名相,历任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在每个时代都做到了自己能力与贤德的顶格。

    做地方官时,他是能吏,解决了许多一线的棘手问题。

    位至宰相时,他不与司马光同流合污、绝无阴毒狠戾打击变法派的做法。

    当时,神宗晏驾,哲宗幼龄登基,高太皇太后临朝。保守派重又得势,对外残酷地清洗变法派,并且内部还分裂为蜀派、洛派和朔派,在朝堂上斗得乌鸡眼一般,并且唯高太皇太后马首是瞻,视小皇帝赵煦如空气。

    唯有苏颂,一旦做了宰相,每次朝议,都尽量顾及小官家的颜面,引领朝臣询问赵煦的意见,即便是高太皇太后的帘后指令,苏颂亦要令从天子出。

    苏颂,在王安石变法后、北宋中晚期一派龌龊党争的朝政中,堪称少有的清流人物。

    无论是能力、人品、官品还是资历,他都拿得出手、镇得住人,在调停保守派与变法派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因如此,苏颂虽是高太皇太后时期的宰相,在赵煦亲政后,无论章惇、蔡卞、蔡京等重又得势的新党人物如何迫害元祐臣子,支持新党的官家赵煦,始终对苏颂保持了尊重与保护。

    以宰相这人臣之极安全退休,由朝廷授以“中太一宫使”之荣衔,就是一个明证。

    而当姚欢弄明白眼前老者就是苏颂时,她首先想到的,是苏颂那句在后世被无数有良心的人念起的名言:

    “诬人死,不可为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