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零九章 余观慕容氏,乌合之众尔-《晋末多少事》


    第(1/3)页

    可以说,现在的桓温虽然打通了从淮北到徐州的道路,可是道路单薄如线,整个侧翼都面临着关中兵马的威胁。

    而在彭城以北,就更不用说了。

    慕容儁盘踞青州,一直在舔舐伤口,且预料之中慕容儁和慕容垂之间的大战并没有爆发。

    哪怕是皇位眼见得要丢了,    慕容儁显然仍然保持着最基本的克制,不给外面窥伺的杜英和桓温任何机会。

    慕容垂大概也是秉持着相似的想法,再加之杜英在枋头的东搞西搞,让慕容垂的注意力自然而然的被吸引到那个方向——在内部矛盾无法解决的时候,选择转移矛盾到外部,本来就是常用的做法。

    所以慕容垂只会更加倾向于和关中在枋头较劲,而不是顶着朝中的质疑和反对去对付慕容儁。

    与此同时,慕容恪的地盘也被彻底压缩到了济水以东、以北,所以慕容恪和慕容儁的合流也是挡不住的。

    此时再不抱团取暖,    就要被逐个击破了。

    这也让桓温感慨,鲜卑人能够最终战胜河北群雄、脱颖而出,并不只是因为之前几代人的厚积薄发,显然这一代鲜卑领导者们,也有足够的见地,只可惜这带来的负面效果就是他们的野心都太大了,最终还是被轻轻一挑拨就四分五裂。

    若非如此,桓温也不会贸然率军北上。

    然而现在看看周围群敌环伺的场面,桓温也不由得扪心自问:

    莫非此次来错了?

    竟有一种骑虎难下的感觉。

    帘幕被掀开,走进来的是罗友。

    桓温幕府强大的时候,号称收尽荆州英才,从年长而有名望的罗含,到年少却足智多谋的郗超,济济一堂。

    然而这些年,随着桓温地盘的扩张,而袁宏、罗含和张湛留在关中,    再加上郗超代表桓温驻守朝堂、习凿齿作为荆州世家的代表留守荆州以表明桓温对荆州世家的信任,如今老一辈的桓温幕府中,    只剩下了罗友一个人。

    再看看那些在舆图前忙碌的幕僚们,都已经是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了,太过稚嫩的他们显然还不足以起到为桓温出谋划策的作用。

    桓温也是仿照杜英的参谋司制度,招徕这些年轻人,期望他们能够成才,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年轻人看上去并没有关中的参谋司靠谱。

    奈何参谋司也是关中的高层机构,其到底是如何运转的,又是如何一边训练培养人才,一边制定周密计策的,桓温也并不知晓,显然这照猫画虎的效果并不好,桓温仍然还是要依赖为数不多的幕府残留老人。

    当然了,罗友其实也并不老,甚至可以说正是当打之年。

    可世事无常、变化太快,年轻的关中正彰显出蓬勃活力,这让桓温的荆州以及朝廷的江左,    哪怕也开始大规模起用年轻官吏,    但是也一时间改变不了把持中枢的都是三四十岁之人的现状,    总显得暮气沉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