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工地旁边的建筑-《老子就是要战争》
第(3/3)页
而杨易做得便是把水车与石磨结合起来,形成水车磨坊,把技术提升到唐朝水平。
这也是为什么李适开的馒头店里面的馒头仿佛源源不断的样子。
毕竟人工推磨或者畜生推磨的话,成本远远没有用水车二十四小时进行推磨来得高效,否则也不是半两小麦就能换到一个馒头这么低的价格了。
单是杨易开发出来的这个技术,便让李适侵占了整个天水的馒头市场。
一日三餐所带来的利润可是非常惊人的,而其他人见到包子这糕点,自然是要去学的。
而李适也没有遮遮掩掩的,反而非常大方的把这门技术交给这些想学的平民。
但他们自己尝试去做之后,基本上一个个都是处于亏本的状态。
毕竟,这种做法当然是可以去学的,但规模效应所带来的成本怎么去学。
另外,李适用来制作面粉的小麦,还是李文优交给李适安置这些猪族奴仆的基本口粮。
毕竟李文优也要确保这些猪族奴仆来做事的,吃的总归是要给一些的。
然后李适让自己开的馒头铺出面,把这些粮食全部都吃下来了。
对这个馒头铺的后面是李适,李文优自然知道。
李适现在监管这些猪族苦役,把粮食交给李适也是理所当然的,要怎么进行分配处理,是李适自己的事,只要确保这些猪族奴仆不会因为食物而造反就行。
至于李适赚到了多少,李文优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反正猪族苦役死上一些,李文优也不在乎。
但李文优没想到的是,李适好像不但没让这些奴仆饿着,反而在吃饱饱的情况下,居然还能够变出粮食来。
具体怎么做的他看不懂,但他看出来的是,李适用八斤的小麦,能够制作出十斤的馒头,中间还有差价被李适赚走了。
换句话说,李适制造馒头的成本基本为零,至少远低过市场价,这是普通平民不具备的。
而一些平民野心勃勃的想要开包子店的,李适还主动提供小额贷款业务,顺路做了标记。
他们做什么样的包子,自己就做什么什么样的包子,反正这东西技术含量不高,自己用成本压死他们就好。
这些店铺因为价格战而活不下去时,李适便来到他们面前,问他们要不要加盟自己的包子店,如果要,李适便有了一批连培训都不需要的熟练工,如果不要,那就改行吧。
对了,加盟的话可以用赚来的钱慢慢还小额贷款,改行的话那就给我还钱吧!
而对于李适令人发指的蛮横行为,李文优也就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为李适做生意是主动交税的,你们这些小商小贩的,什么时候交过税了。
李文优在从李适这里拿到税款后表示,希望李适能多弄出些这种近乎垄断的行业出来。
因为以前的李文优从来没想到,在天水买个食物,居然能收上这么多的税来。
“果然,这么利索的敛财手段,这个家伙就应该干文臣啊,干什么武将啊!”李文优心中更是确定了心中的想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