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两人继续谈着细节…… 翌日。 侯君集召集众将领,再次接见禄东赞。 禄东赞所说的内容与昨日所说的基本一样。 侯君集告诉禄东赞,此事重大,他无法做决定,必须要朝廷定夺。 他建议禄东赞亲自到长安面见圣上,向圣上请罪。 禄东赞表示感谢侯君集的建议,他表示等请示过松赞干布之后,便会亲自带着使团去长安请罪以及请婚。 禄东赞还提出一个请求,为了大唐与吐蕃之间日后的永久和平,希望大唐军队暂时停止出击退守于党项的吐蕃军。 这个要求立即被李在古否定,但是侯君集却答应了禄东赞的请求。 侯君集对李在古说,既然吐蕃主动派使者请罪,是否继续追击吐蕃败军,需要圣上定夺,而不是他,也不是李在古能够定夺。 侯君集毕竟是大总管,手持兵权,况且有其他总管,如刘兰总管,也支持侯君集,李在古纵使不服气、不甘心,也只能服从命令。 李在古明白,若他执意出兵继续追击吐蕃败军,侯君集等人一定会说他违反军令,甚至会趁机污蔑他意图谋反。 换做以前,李在古一定敢违反军令。 可是,如今的李在古不一样了。 他身高要职,顾虑的事多了很多。 人,有时候就是如此的奇怪。 当你处于低位的时候,希望能够往上爬,希望出入头地,可是,当你处于高位之时,却时时事事受到掣肘,很多事不能受自己控制,周围更是很多巴望着你倒台的小人。 身于高位,考虑的问题自然会多很多,顾忌的事也会多很多。 李在古只好派人将他的奏章传回长安,交给李二。 他在奏章中禀明了趁机歼灭吐蕃的好处,只要大唐趁机灭掉吐蕃,大唐西南、西北地区将永世无忧矣。 与此同时,侯君集的奏章也传到了李二手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