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养金鱼也讲究(求收藏!求推荐!)-《天字一号顽主》


    第(2/3)页

    小岳岳很识趣的没有凑局,毕竟跟这几位还不算熟。

    孙月往桌边一摊,夹了颗花生米扔进嘴里,嘎吱嘎吱嚼着,犇儿脆,“你们今儿怎么凑一块了?也不叫我?”

    林剑冲贺冰努努嘴,“贺冰老师他们来我店里拍节目,顺便拿了件宝贝走~”

    “什么宝贝?”

    “一对儿灯座,景泰蓝的~”

    “噢~那可是好东西。”

    贺冰得意的说道,“主要是品相好~”

    孙月拍着自己的肚子笑道,“小贱家都是好东西,赶明儿我也去淘换两件,就是没有捡漏的乐趣。”

    林剑却反驳道,“你也不想想要是没捡着漏儿,那不是赔了吗?我们替客户省去了捡漏儿的过程,直接把真品送到你们手上,省去了时间和犯错的成本,上哪找我们这样的卖家?”

    “嘿~你这是狡辩~”

    “我是实话实说~”

    没理他们在这斗嘴,马冠福跟贺冰,一人一只鸡爪子,就着茅台开喝了。

    这时,栾怼怼拿着一包鱼食站在玻璃鱼缸前顺手喂金鱼,林剑突然想起库房里还有一只清代青花缠枝莲纹鱼浅,放在库房里积灰太可惜,还不如拿出来养养金鱼,当然,鱼浅是用来欣赏的,而不是用来养的。

    在古代华夏,养金鱼可比吃涮羊肉讲究多了,虽然两者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在古代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鱼缸,一般都是瓦盆、木桶等,也不需要加氧,控制好密度即可,这样的器物内壁通常都是深色的,只有这样金鱼的体色才能长得好看,色彩才能鲜艳。

    到了清代,达官贵人们为了能够更好的在屋子里观赏金鱼,便用到了鱼浅短时间内观赏,需要的时候把金鱼捞到鱼浅里,观赏结束后再放回池子里。

    鱼浅是在康熙初年始创,延续至清代晚期,形似木盆,比鱼缸稍浅,大多以瓷为胎,外壁以白釉为地,其上通腹绘同花同向之缠枝莲纹,纹饰繁缛华美,层次分明,连续而流动的线条颇富韵律感,无论是赏鱼还是赏瓷器,都是一种享受。

    见他出神,马冠福不由问道,“看什么呢?也不喝酒?”

    林剑回过神,“看金鱼呢,现在人都用玻璃钢养金鱼,失去了金鱼的美感~”

    马冠福回头望了几眼,附和道,“可不是~现在人都没过去那么讲究了。”

    说起来金鱼起源于华夏,现在世界各国的金鱼都是直接或间接由华夏引进的。

    最早在西晋,便在寺庙中见到有人养鱼,但直到南宋,才开始对金鱼家化的遗传研究。

    金鱼起源于野生的“赤鳞鱼”,也就是鲫鱼的一种,换句话说金鱼就是野生鲫鱼演化而成的观赏鱼,它正式的名字也该叫“金鲫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