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我笨在哪里-《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2/3)页

    这不是说中医没用。也许在中医大师那里,有许多神奇的分析办法。但据我初步的了解,中医在寻找病因时,多数通过望闻问切,多是从外部向里的探寻的一种方式。而本医,搞标本化验,是从里向外地组合。

    而心理问题,是典型的内部变化,虽然有很多外界因素引发,但最终问题的症结还是在内部。如果不通过各种试探来寻找内部病因,外部的分析是无从着手的。

    比如范进中举这个案例中,病因主要靠邻居们猜,所谓痰症。胡屠夫打一巴掌就好了,这大概属于瞎猫碰上死耗子,运气而已。而西医中,尤其是近代心理学,分析出一大堆病例,给出一大堆疏解方式,精确性是大大提高了。

    由此我联想到,中国古代有如此发达的思想,有如此发达的生产技术,为什么没产生系统的逻辑门类,也没产生科学系统,估计是与思维方式有关。

    整体性的思维方式,给人以一种错觉,成为独立于天地的伟大思想者。因为天人合一的缘故,人可以完全理解所有的天地,这就造成了思想的自洽。这种自洽虽然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做到,但在大多数人感觉中,自己就是自洽的。

    许多中医喜欢讲一大堆玄之又玄的道理,以为真理包备于我心。甚至有“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的狂妄。但是又能产生几个王阳明呢?朱先生是中医大家,但许多庸医也敢说自己不逊于朱先生,这就是没有判断尺度和标准的弊病。

    在今天这个分工细密的专业化时代,那种包容天下的知识分子,已经难以产生了。所谓科学,就是分科学习,专业化才是大家应该走的途径。

    我想起爱因斯坦在回答,中国为什么没产生科学,这个问题他的回答。他认为,近代科学的产生,有奇迹的成分。中国古代没产生与伊斯兰文明、古印度文明没产生科学一样,只是没产生奇迹而已,没什么值得责备的。

    要我说,土豆和红著也不是中国原产,这并没有什么丢脸的。不妨碍我们种它,并且打它当成主要食品。当然,南美也不需要为没发明水稻而自责,他们只要喜欢,可以欢畅地吃着大米。

    近代科学的产生,有赖于古希腊文明中两种东西的发现。一个形式逻辑的发现,比如没有形式逻辑,就无法建立欧几里德几何学。另一个是系统性实验方法的发现,为现代科学的基础:实验,开辟了具体的可操作的办法。

    思想上和方法上的奇迹,造成了科学的产生。衡量科学的最重要指标,不是成果和知识,而是产生这些成果和知识的途径。从人的思想来说,思维方法,是衡量一个人科学素养的最根本指标。

    在这个方面,小池不知道比我高到哪里去了。

    “小池?”

    “嗯?不叫我那个人了?”

    “我严肃地跟你探讨一个事呗?”我请求到。

    “我们两个,这些天,很严肃吗?”她又调皮了。

    “现在我想严肃一下。我想问问,你这么聪明,大多数是看书得来的,你都爱看什么书呢?”

    我想探求她思维方式的来源,她当然懂我问的重点。

    “其实,我们经历过义务教育阶段后,我们的知识结构大概都差不多。但在业余时间,我更多的是看国外的东西。一方面是我从小学英语,我喜欢英语原著。另一方面,我喜欢看小众的东西,以显得自己与众不同。”

    “这些都与高考无关了,属于老师不鼓励的杂书吧?”我这样问,是有点羡慕的。因为,我小时候,根本没有机会接触这些知识的。直到大学图书馆,我才知道,自己的知识有多浅陋。当然,她在中学时就看英语原著,这在我这个农村学生来说,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读书除了考试,还有另一个用处,就是给自己以充实感。当我看到一些新的知识时,一想到班上其他同学没听说过这些,内心就有些小得意。你知道,从小我父亲就离开我们了,我只能在书中寻找自己的世界,男人的世界,心灵的世界。我想知道,人们的心态在各种环境中,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究竟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我看心理学的另一个目的,是想研究男人,当时主要是想理解我爸爸。”

    “你理解了吗?”

    “当我深入了解人性后,基本上就对婚姻失去了兴趣了。有一段时间,我对男人失望,对自己失望,直到遇见了你。”

    我没想到,我也曾经是她的拯救者。

    “我能够让你,一个完全没有交集的男人,真正地开心,真正地改变,我发现了自己的价值。我当年爱你的过程,也是寻找自己的过程。虽然你与妍子的婚姻给了我打击,但我也明白,你跟我在一起的快乐和改变,是真实的,这就够了。我知道,我一旦对你有所改变,将影响你的终身。你中了我的毒,我要对你负责任,所以了。”

    她意味深长地看我一眼,我深为感动。我突然一把抓住她正在倒茶的手,说到:“既然你要负责,你是发发善心,把我收了吧?”

    她笑了笑,轻轻拨开我的手,说到:“不行,我收不了你。因为你的重心跟我不一样。”

    “为什么不一样?”我不太理解“即使不一样,我可以转变成跟你一样的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