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两大粮仓-《明末达人秀》


    第(2/3)页

    监控,这是监控,而非是监视,也就是说,皇上这是真的准备对那些江南士绅动手了,并非是完全的强势,而是运用了一些手段和谋略,擒贼先擒王。

    在如此浪潮之下,借助《烈士法》引起的舆论风波,皇上根本不给那些东林党或者有着东林党背景的官员以反应的机会,雷霆万钧之间,刹那捉拿那些偷税漏税的江南士绅,而非是针对商贾。

    紧接着,崇祯的目光缓缓转移,从卢象升的身上离开,最终落到了洛养性那里,神色已经是郑重无比,沉声地交代道:“一定要记住,行动之时,一旦朕让你抓捕那些江南士绅,在他们的家门前,以及相应的城里面,都要张贴相应的告示,向老百姓解释,为何抓那些人,详细写出他们的累累罪行,以及偷税漏税的斑斑劣迹。”

    “是,皇上,末将谨遵圣意!”

    回应之时,洛养性的心里长舒了一口气,紧张的心绪缓和了许多,实在是,一下子抓捕那么多人,全都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江南士绅,其中有不少人的门生故旧,在朝中为官,着实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不同于抓捕山西八大奸商,一股脑的全部抓走,事后才有的公告,现在逮捕那些士绅,却是行动与告示并行,如此一来,可以极大地降低负面影响,减少一定的舆论压力。

    无怪乎洛养性顾忌太多,不能不顾虑重重,委实是锦衣卫的名声太不好,尤其是在天启年间的时候,更是被人称之为“阉狗的爪牙”。

    时局变了,大明渐渐向好,他们锦衣卫不得不顾忌自己的名声,提高百姓对他们的认同感。

    这个时候,相比于洛养性的心绪翻飞,其他人各怀心思,崇祯也在脑海里提醒着自己,对付江南士绅之时,不仅要有相应的军事行动,还要辅以相应的舆论声势,来一个先声夺人,彻底堵住那些文官劝谏与说情的可能。

    锦衣卫负责突袭,暗中抓捕;大明日报负责宣传工作,从而制造舆论声势。

    如此一来的话,收拾那些江南士绅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阻力,还可以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如有偷税漏税,这些人就是你们的下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