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初掌宫禁-《秋风传》


    第(2/3)页

    “我什么也不懂,还请董指挥多多指教才是。”

    董原讥讽道:“沈大人说笑了,大人是什么身手,您可是沈如风的儿子,只消弯一弯小指头,整个羽林二卫都在您面前人仰马翻。真是幸亏有您做天子的近身侍卫,要不然我们都得回家抱孩子了。”

    沈若寥懒得和他较真,站起身来,彬彬有礼道:

    “对不起,我要回万岁身边了,失陪了。”

    “沈大人请留步,”董原叫住了他,挑衅地望着他。“天子既然正在读书,搅了他的兴头可是罪过。不如你我二人来切磋切磋,分个高下,从此以后,这羽林二卫究竟该听谁的话,众兄弟也看得清楚,免得犯错误。”

    果真是一山不容二虎。沈若寥想了想,说道:

    “大人若是为了这个目的,又何必大动干戈呢。羽林二卫是大人带出来的,事事自然还是都听大人的话。就算是听我的,我一直陪在万岁身旁,也没办法管。这分工已然确定了。”

    董原道:“怎么,沈大人不愿给我这个面子了?”

    沈若寥道:“失敬了董大人,请恕难从命。”

    董原道:“你是看不起我吧?”

    沈若寥冷冰冰道:“我不愿伤了天子身边的和气。”

    他拔腿就向文渊阁里走去,却碰上朱允炆和方孝孺走出来。董原立刻单腿跪下,给天子请安。

    朱允炆笑道:“我听见你们争执了。若寥,你不妨就和董平山比上一比啊。”

    “陛下?”

    朱允炆道:“我听先帝说过,军营之中,相互的比武切磋不但不伤和气,而且是最能增进友情和团结的事了。若寥,你完全不必有此担心。”

    方孝孺也笑道:“俗话说得好,‘不打不相识’嘛。”

    沈若寥叹道:“好吧,既如此,若寥恭敬不如从命了。”他把秋风扔到了地上。

    董原见状,微微一笑,也把随身佩剑丢到地上,然后掌风运力,脚下稳稳连上两步,当胸劈来。

    平心而论,御林军作为战斗力最强的军队,实力是相当厉害的。沈若寥在天子面前将御林军贬得一钱不值,纯粹是为了自己能得到近身侍卫这个位置。毕竟,军队的作用体现在战场之上,从来是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其中的个人如何强大。大明天下承平三十年,政治清明,建文天子仁柔,守卫皇宫的御林军还是有些疏于防范了,否则沈若寥就是再怎么天下无敌,他孤身一人是绝不可能对抗得过一支训练有素的亲兵的。而通过刚才周围的士兵和董原的表现,他也可以管中窥豹地了解到御林军的治理其实还是中规中矩,像模像样。眼下董原的武功也证实了这支军队绝对不像沈若寥夸张的那般废物点心,不可小觑。

    他感觉董原的实力几乎可以和骆阳不相上下。他始终并未出手,对董原连连相让,渐渐退到殿前用于蓄水防火的铜制大缸前面,这才第一次伸出手,抓住董原一拳打来的手臂,弓身轻轻一带,身子轻巧地向旁侧一闪,董指挥便一头栽进了大水缸里,哗啦一声清水泼溅了一地。

    沈若寥顿时意识到自己把事情办砸了。这一下把董原的面子伤得太过,以后这同事可就没法再处了。他灵机一动,急中生智,立刻纵身也跳进了水缸中,边上观战的卫兵,朱允炆和方孝孺都大吃一惊。

    沈若寥浑身湿透,抹掉脸上的水,对大缸里同样狼狈的董原说道:

    “我说过不想跟您比的,弄成这样决非故意,得罪了,董大哥。”

    董原诧异地望着他,此时此刻就是想发火也没火了。他看出沈若寥眼中的诚恳和歉意,愣了半晌,终于忍不住滑稽,哈哈大笑起来。

    笑声一起,沈若寥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他站起来,对董原伸手微笑道:

    “出去吧;再呆会儿,万岁怕要怀疑咱俩淹死了,要派人打捞了。”

    董原欣然拉住他,两个人一起跳出大缸来,甩了甩身上的水,回到天子面前,都有些难为情。

    朱允炆善良地笑道:“别说话了,先去换衣服吧。”

    董原爽快地答应了;沈若寥却有些犹豫,他没衣服可换,又不好跟天子开口。董原却看出了他的尴尬,善解人意地说道:

    “走吧,若寥,我那儿正好有两套干净衣服,你要不嫌弃的话,就先换上。”

    天子准了假,沈若寥便跟着董原去了他的营房,一面在心里暗暗感叹,“不打不相识”这句话真的是至理名言,他曾以为任何时候打架都只会把事情弄糟,弄到不可收拾,所以虽然自身武功至高,对诸如比武之类的事情却向来是躲着走,万万没有想到一场短短的武斗却在瞬间化干戈为玉帛,从此为他换来了一个刎颈之交。

    换上了干衣服之后,董原带着他在羽林二卫的大营里转了一圈,一面对他说道:

    “我父亲在世时就是羽林卫的指挥佥事。十六岁上,我通过都督府考试选拔,进了御林军;父亲去世后,我经过试职,考核合格,承袭了他的职位,后来连晋两级,才到今天的指挥使一职。我小的时候,父亲就常常把我带到大营里来玩,加上后来一直在军中长大,我跟这些战士之间都非常熟悉,有很深的感情。你刚来,士兵们没有一个认得你,很难听你的话,而且你又这么年轻,恐怕免不了受他们的气。不过没关系,他们从来都听我的,所以,如果有什么难处,你尽管来找我就是。”

    沈若寥道:“其实,我也做不了什么,我每天所有时间都要陪在天子身边,羽林二卫的事,我就是想管也没多少心思。”

    董原道:“这个不难,慢慢来,你就会调整好时间,也会很快上手的。按规矩,羽林二卫每十天进行一次集训,明天正好是这个月第一次,你又刚刚上任,一定要过来亮个相。此外,天子让你掌管羽林二卫,主要是看中你的身手,所以你一定要给士兵们展示展示,让他们开开眼界,知道自己还差得很远,这样一来,他们也好服你。”

    沈若寥笑道:“那还要请董大哥帮忙照应着点儿了。”

    “好办,”董原道,“弟兄们都很义气,只要你有真本事,人实在,又讲信用,想得到他们的拥护还是很容易的。”

    沈若寥道:“我要是能站稳脚跟,从此以后,我就只负责操练武功就行了,别的我也不会,还是董大哥做主的好。”

    董原笑道:“这个嘛,到时候再说。谁知道你藏着些什么本事呢。我可是准备好了随时让贤的。”

    沈若寥回到朱允炆身边,站在一旁看天子用过午饭,陪他回到乾清宫午休,然后自己才能吃饭。下午,朱允炆又接见了齐泰、黄子澄、练子宁、卓敬等一班文臣。大概是事先商量好了,这帮文臣众口一词,都认为恢复井田制之事实在不妥,请陛下三思。朱允炆不大高兴,问他们为什么早朝时候都一言不发;回答说大家思绪都在燕王叛军上,谁也没有思想准备,所以一时不能清理思维。朱允炆听他们说了一会儿,不对自己的胃口,有些郁闷,便说朕听明白了,让朕再想想,众位爱卿也回去再好好想想吧,把文臣们送走了。

    到了这时,朱允炆才有了和沈若寥独处的时间。他坐在乾清宫的御案前,批了一会儿奏章,叹了口气,抬起头来,望着沈若寥。

    “你站了一天了,很累吧?坐下歇歇吧。”

    沈若寥微微一愣。“不用了,这不是我该干的吗?”

    朱允炆含着歉意笑道:“其实朕完全没必要有个近身侍卫的,皇宫里安全得很。不过,朕倒是时常希望,能有个人在身边陪陪朕,跟朕聊聊天,不要一开口就是政事民情。朕其实是个很懒的皇帝。”

    他看了看周围,站起身来,走到东侧暖阁中。沈若寥跟进去,天子在茶几旁坐下来,指着对面的太师椅,道:

    “你也坐吧,再这么站下去,朕看着都累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