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冤家路窄巧相逢(一)-《轸花辞》


    第(2/3)页

    林日昇放下茶杯,沉吟良久,默然摇头道:“我一时竟无诗可说。”

    陈思雨娇嗔道:“你倒会敷衍人。”

    林日昇谦和道:“不是我敷衍,只是西湖美色当前,前人佳作太多,做晚辈的岂敢班门弄斧。我还是吟诵一古人之作吧。”顿了顿缓缓吟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吟罢眼光定定地停在船边的一株红莲上。

    “哈,正中下怀,果然是这。诗是好诗,只是依我看来,描景虽是入木三分,但却有神采而少神韵,俨然一流传了几百年的读来朗朗上口的打油诗。”陈思雨略微嚣张的笑评道。

    林日昇惊笑道:“呵,陈大小姐你好大的口气,杨万里名满天下的诗作都被你批得体无完肤,我可真是好奇得紧,想洗耳恭听,究竟哪位圣贤的诗作能有幸入得了你的法眼。”

    陈思雨佯装伸手要打,笑道:“好你个林日昇,你竟敢编排我。”手伸到中途又收回去了,故意装模作样一本正经道,“若说诗嘛,我一个深闺小姐没读过几本书,好不好的我不知道,只是我独爱东坡的一‘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只是名字我忘记了叫什么来着。”说着她懊恼似的伸手摸摸头。

    “夜泛西湖。”林日昇不假思索地接道。

    陈思雨装作没听见,明知故问地来了句:“你说什么?”

    林日昇耐心地重复一便道:“夜泛西湖。”

    陈思雨眨动着惊喜地双眸,前倾着身子大声道:“啊?你刚刚说要夜泛西湖啊,那也带上我吧。”

    林日昇后悔自己又中计了,摇摇头叹口气,无奈地苦笑道:“唉,真拿你没办法,自个想来玩,偏要拉我作你的挡箭牌,你还真是处处为我着想啊。”

    傍晚,西湖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晚饭过后,雨势渐大。林日昇便顺势提议取消夜泛西湖的提议,而事实是他根本就不愿意与陈思雨一起夜泛西湖。夜黑风高,孤男寡女,既危险不安全又不合礼数。

    陈思雨怎能猜不到他的心思呢,每次她想冒险干些刺激的事,他总是以安全为由推三阻四,好不耐烦。于是这次她便不以为然地抬出苏轼的另一流传千古的名作《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两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来“教导”他。她充分的挥着自己作为商人后代巧舌如簧的本领如数家珍地报出典故中夹杂着俚语的不伦不类的话来歪解她的中心思想即:雨夜泛舟更添雅趣。林日昇面对她的巧言令色不置可否,好笑的看着她口若悬河地自说自话。

    然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好不容易费尽口舌说服了林日昇,最后关头倒是陈思雨自个儿打了退堂鼓:陈洪遣管家送来了一笔急需核对的账目。她只得尴尬而充满歉意地向林日昇说明了原由。

    林日昇自然是暗自欣喜,并趁机不出言责备更不为了争回颜面而趁机挖苦嘲笑,他总是以宽大而仁慈的心去理解和包容别人,即使受到横眉冷对,他依然固执地俯甘为孺子牛。

    对待明璧山庄里的账目管理,陈思雨是极为细致和谨慎的,按照惯例,账本先是由忠心耿耿的老管家送来,分门别类地放置于账房的隔间中,这些账目全是由来自陈家各地商铺分号中的几十上百位账房先生汇总后进行做出来的。她则相当于陈家的账房总管,待账本核实无误后再由老管家送给陈洪审阅。

    她不仅管理着家中一应大小事务,还将陈家商业往来打理地井井有条,当然她还有一个得力助手那边是肖红叶了。

    肖红叶是陈家的家生女儿,父母都是陈家的仆人,上了年纪后便不再为陈家服务。两人受陈老爷子大恩搬出明璧山庄单独过日子去了。为表感激,将小女儿留在了陈思雨身边,当贴身丫鬟,等到了适婚的年纪再自行婚配。只是肖红叶自小跟着大小姐,感情甚笃,自愿等小姐出阁之后再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她为人胆大心细、公私分明是陈思雨知根知底的跟前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