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火线保镖-《大宋日月记》


    第(2/3)页

    明日大喜,又扣一环:“不知大人是否看小人薄面才如此关照?”

    陈规不然:“红义士此言差矣,凡托庇德安之百姓,吾皆等同视之。”

    明日心头的一块大石落地,真诚地再一拜:“如此多谢大人!不为我妹子,而是为满城百姓!”

    “此吾职责也!”陈规报以厚望,“只盼红义士早日归来,助吾为国出力!”

    “小人定不负所望!”明日满嘴答应,不禁为骗了这个忠义为国的老人愧疚,自己是一去不回头了。

    是夜,德安城最红火的食坊——“八宝滑肉坊”,一木面书生突然现身,行径怪诞,出手阔绰,先包下现场所有食客的饭钱,而后跟小二索要笔砚,于****壁题上八个大字——“海州明日到此一游!”

    众食客先争先大嚼,再窃窃私语,突然炸了锅作鸟兽散,狂呼:“是明日小贼,明日来了!”

    整个德安全城而动,官兵紧急戒严,封闭街巷,挨家挨户搜索大宋头号通缉犯——明日。

    那边厢,玉僧儿静静地独坐闺房,看着小厮捎来的字条:“妹妹放心留在此处,哥哥下午已离城,并获陈大人许诺,定保你平安,珍重——红大”。

    妙人儿怅然若失:“明日,僧儿明白你的用心了,又是何苦……”

    世事难料,玉僧儿怎地也想不到他以这种方式跟他告别,报官之事,自然了了。

    后世史载:大宋绍兴二年?大金天会十年,六月,宋襄阳府郢州镇抚使李横借故率军围攻德安府,于德安城西北造天桥,填外壕,然后鼓众攻城。

    宋德安府、复州、汉阳军镇抚使陈规率军民据城抗击,激战中,陈规临危不惧,端坐城楼,炮伤其足,容色不变。

    李横军围城七十余日,城内粮饷不继,陈规出家资****,士气大振。

    李横久攻不下,遂派人进城相告陈规,愿得城内一妓而撤军。

    德安诸将曰:“围城七十日矣,以一妇活一城,不亦可乎。”

    陈规竟不予。

    八月十八日,李横军因填壕不实,天桥塌陷,陈规乘机派六十人持竹制火枪出西门,焚其天桥,李横军拔寨退走,德安围解。

    后世考证:此乃火器在世界上的第一次出现。

    而那可以活一城之妓,名曰红娘子,以陈规之大义,为一妓甘冒城破之危险,大违其性,实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话说明日小贼大闹德安,那一夜,直整得鸡飞狗跳,男女不宁。按说德安号称铁城,陈规大老爷甚是精明,其时城门早已关闭,那上万官兵挨家盘查,将德安翻个底朝天,恁是没抓到小贼一根毫毛,给他逃了出去!可恼啊,可恼……”说话人一拍惊木,喘口气,喝了一口茶。

    满座听客俱是摇头叹气,纷纷品茶,两名茶童来回伺候。

    其中两名听客甚是扎眼,一人身如铁塔,面若金刚,做村夫打扮;另一人面目粗陋,左衽髡,竟是异族人。

    这两条大汉坐了一桌,要了两大碗茶,其他听客敬而远之,但也仅此而已,并不特别瞩目二人。

    这是一座二层的茶楼,其时已是初夏时节,门窗大开,清风徐来,吹得听客们浑身惬意。

    窗外碧空如洗,骄阳下一座青黑色的城池,泛着沧桑的光泽,一条横贯东西的青石大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豁然是赵立以死守护的楚州城。

    自从挞懒在缩头湖大败之后,大金东路军全线撤退至淮河以北,被“逃跑将军”刘光世拣个现成便宜,趁机收复楚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