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茶叶和香料-《太平洋皇帝》


    第(1/3)页

    “通商?”

    皮耶耳语出惊奇,他盯着眼前这个不大的皇室少年,脑子里一个劲儿地画问号,之所以这么惊讶,倒不是看低朱慈煊,纯粹是因为大明的现状实在跟这两个字搭不上边,他们是流亡于此的小朝廷,勉勉强强撑下去已经不错了,哪里还有资本和精力做生意,不过,疑惑归疑惑,出于礼貌,皮耶耳还是多问了一句:“殿下想要和西方人做生意,手里没有货物可不行,那些船队来东方可是冲着金钱来的,殿下...确定吗?”

    皮耶耳说得很直白,朱慈煊也不打算拐弯抹角,他既然提出了这个要求,心中自然会有了准备。』『笔Δ    趣阁WwΔW.  biqUwU.Cc

    “我想..有些东西,他们会十分感兴趣的。”朱慈煊道。

    看着朱慈煊自信满满的表情,皮耶耳有些疑惑了,道:“请问是...”

    “茶叶”朱慈煊伸出了两根指头,“以及香料。”

    皮耶耳睁大了眼睛,眼中流出了点点红光,即便他只是一介神甫,跟商人什么远远扯不上边,却也从这两个金灿灿的词汇中嗅出了暗含的商机,前者是风靡英伦的高级饮品,在那个年代甚至比药品更加珍贵和不菲,经过投机商人的刻意渲染,中国茶的神奇的功效被无限放大,“netaTea”俨然成为“包治百病”的代名词,据说英国人品尝下午茶的习惯就来源于此,一磅茶叶,几经转手便能炒出天价。

    而朱慈煊说的后者....

    则更令人疯狂!

    一个事实不容忽略,与其说,早期航海家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开辟新航道,是出于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渴望,倒不如说是被现实逼迫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之后,东西方6路贸易被阻断,阿拉伯商人从此退出历史舞台,香料短缺成为一个大麻烦,而日益增长的需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几乎让所有欧洲人疯。

    以单一肉类为主食的欧洲人,必须依靠香料保存食物,对他们来说,香料不仅仅代表味道和口感,而是和生命同价值的存在!

    所以,自15oo年开始,达伽马“下海”了,迪亚士“下海”了,哥伦布“下海”了,一大批航海冒险者不得不向海洋讨生活,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南,寻找他们梦寐以求的“印度大6”。

    尽管绝大部分人都葬身鱼腹,但...

    黄金和香料,仍然是他们前仆后继赶往东方的源动力!

    至于棉花,橡胶,棕油什么的,相比之下,都是其次事。

    作为一个后现代人,朱慈煊对这一点再清楚不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