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师说》问世-《赵云》
第(2/3)页
经过北征的洗礼,经常在几万人面前训话,委实说,他还真不怯场。
这个年代的教室,和后世相比大不一样,三尺讲台倒是比其他地方高出一块,却没有黑板,有一个条案放在那里。
巨大的空间,自然需要柱子来支撑,后面的人恐怕要看清楚前面讲台上的动作,就比较吃力了。
赵云暗自打量了一番,约莫二十米宽七八十米长的教室,墙两边,大约每隔一米左右就开一扇窗户,整个教室里显得很明亮。
窗户上都是木条支撑,风直接从一边吹到另一边,沙沙作响。
也不知道冬天的时候是否有保暖措施,不然在滴水成冰的日子,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就太遭罪了。
他在打量教室的时候,那些正襟危坐的学子们一个个睁着好奇的眼光,这就是新来的子龙先生么?
关于赵云的传说实在太多,有的说此人身高丈二,头如巴斗大小,学子们不由失笑。
赵先生何许人也?那可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又不是项羽那种武夫。
看到真人,大家都吃了一惊,想不到先生竟然如此年轻,却自有一番气度。
不得不说,在任何年代,都有人渴求知识,就是在士子眼中不屑一顾的鸿都门学,同样有这样一批学生。
他们没有显赫的出身,知道今后一切都需要靠自己去创造,获得一个到皇帝亲自设立的学校来求学,那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十分珍惜。
但是,这些人在赵云眼中,和一般的腐儒好像也没啥不同。
杂工们一个个忙得满头大汗,学子们没有一个有帮忙的意识。
或许在他们看来,保持一个良好的坐姿,在大才赵先生面前表现出最美好的一面,应该从此就能有一步登天的机会。
就是现在,学子们也能出去自豪地对别人讲:“我是子龙先生的学生。”
然则,学生也分一个三六九等,就像武侠小说里面写的亲传弟子与普通弟子的区别。
“各位早上好!”没有其他儒生一般的开场白,赵云沿用了后世的问候:“我就是学校新的博士真定赵子龙。”
一时间,整个本来就寂静的教室里鸦雀无声,这是怎么回事?啥时候先生还要给学生问好?一个个大眼瞪小眼,百思不得其解。
不就是想看我的笑话么?赵云嘴角浮起若有若无的笑意。
尽管失去了内力,他常年锻炼的基本功可不是白做的,声音洪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