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只要傻笑就够了-《九一之小作家》


    第(1/3)页

    “编完本期的百花园诗文,我不禁带着一丝惊喜,因为在南剑市,我又看到一颗文学新星冉冉升起。

    是的,这就是杨子建。

    他的处女作霜月的记忆组诗就是我编辑刊发的,一开始我觉得很普通,但就是很喜欢,因为他的诗歌承继和发扬了古代诗歌的意象,用现代的感情去拥抱千年的古典优雅,这种尝试值得肯定。

    但是,当我第一次见到杨子建时,吃了一惊,谁会想到,这是一个年仅十六岁,消瘦清秀的男孩?一个南剑一中的高一学生?

    他的眼睛明亮清澈,个性恬静而内敛,略带些羞怯,对大人总是彬彬有礼,却又固执地坚定自己的想法和追求。

    杨子建不仅写诗,还写散文诗,但写更多的是散文游记。他要用稚嫩的文笔,抒写对家乡南塘古镇的眷念,表达对中国几千年古典文明的追求和思索,以及对学校生活的热爱,更对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展现出来的真、善、美,进行发自内心的歌颂!

    这是一个南塘古镇出来的小天才,他笔下描写的古镇风物,其实平平常常,普普通通,他却能从中发现古典文明的碎片,发现历史名人的足迹,并寻找古典的睿智哲理,以独特的文化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叩响读者心扉,给人启迪。

    然而,一个农民的儿子,为何会有这番才华?

    他的语文老师曾带着疑问考验他,结果他把诗经背了下来,不仅如此,唐诗宋词,红楼梦诗词,余光中诗集等等十几本古代现代诗歌集子,他都倒背如流。他还把通读宋史,抄写南剑府志、南塘镇志

    是的,天才出于勤奋,出于强记博闻,出于笔耕不缀!

    杨子建的作品,笔触细腻,乡土气息浓郁,像一幅幅典雅古老、韵味隽永的古镇山水画,读来十分亲切!”

    这是林可纯老师在教室课堂上大声朗读。

    第三节课,林可纯老师没有进行单元考,这还是平生第一次违诺延期,就为了将这堂课变成“杨子建作品鉴赏课”,让全班同学对杨子建的古典的荷花专辑进行鉴赏,并发表自己的感想。

    但是,你让学生们去诵读荷塘月色、我的骄傲,我的一中、百合花和表姐的花嫁就是了,为什么还要朗诵言丛那个诗人写的古镇走出的少年,纯朴而古典评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