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严格来讲,该法顾名即: 1,美海军机不入代。 f11f、f-14这些舰载机是没位置的。 在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f-14的问题,美国海军机并不算进分代法,因此很多典型舰载机在分代榜上没有确切位置,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f-14这种公认的最美最强的战斗机。 f-14是几代机?首先可以对照上面的划代表,以标准的f-14a为说明基准。 二代机的标准是“两马赫飞行能力”、“以截击作战为主要目的”。作为舰队防空而设计的f-14a简直就是为了适合这几项标准而诞生的; 三代机的标准是“推重比超过1”。设计时间较早的f-14a推重比只有0.79,而且没有任何翼身融合设计、没有标准的电传系统。 因此,可以负责任地说,f-14a是标准的超级二代机。 有很多人会表示:“f-14常常和第三代的f-15、f-16、f/a-18战斗机相并列,因此是三代机。” 这个观点没什么可反驳的。f-14和f-15、f-16、f/a-18并不是并称“三代机”,这四个型号所并称的名号叫“teenage”——“青年代”。这是个简单的双关,表层意思就是这四种飞机的型号编号是青少年的岁数区间;里层意思是在当时这四个型号是年轻力壮的飞机,它们将撑起美国的未来。 也许会有人觉得f-14分在二代机感觉心里很难受。我作为一个“猫粉”,明确地说f-14分在二代机才是最大的光荣。因为这不是代表实力,而是代表“品格”、“内涵”和“血统”。二代机的姓氏是“最”!最快、最高、最远,这些人类追求极致的光荣永远属于“二代机”,他们是伟大的“超人战斗机”。至于三代机,它们也许是“好打手”、“好武师”或者“好格斗家”。 (如果我国有一种飞机能够划入这个范畴,呃……歼-8f吧。歼-8f的实力远胜过大量三代机,不过它是二代机这个事实是不容商量的。) 2,战斗轰炸机不入代。 例如f-105、f-111。 在这里特别说明一下“变后掠翼飞机”。上面说过了f-14的问题,不过同样经典的f-111、“狂风”ids、米格-27这类变后掠翼飞机怎么办。本节也就做个明确解答,这些基本纳入战术轰炸机范畴,不入代。而对于“狂风”adv和米格-23这两种变后掠翼截击机,按说应该划入二代机范畴,可是“狂风”adv的实力恐怕没有人敢小视,所以再往下面我们可以看看俄国人怎么解决。 (我国划入这个范畴的是歼轰-7“飞豹”。) 3,欧洲战斗机不入代。 只有苏联/俄罗斯和中国在战斗机研制上才紧跟美国潮流,其实除了中俄欧之外,其他国家也没有这个实力。 至于英法等欧洲国家可以说是各开奇葩(在下篇中会详细说明欧洲各国战斗机的“超半代”现象)。 例如欧洲联合的“台风”和法国的“阵风”,要归纳进第三代战斗机恐怕很多人不愿意,这两种战斗机完胜所有的典型标准状态三代机。但要进四代机又不可能,因为不具备隐身能力。因此评论家为欧洲的一些后起之秀发明了一个分代叫“三代半”,这就是“三代半”这个词的由来。但既然有了三代半,三代改就不乐意了,结果超改f-16、超改苏-27这些“三代改”全都挤进了“三代半”的范畴。因此前面说“三代半没有标准,也没有统一的代表机型”。 4,亚音速机不入。 有很多人提出过米格-15、f-86这两种飞机才是一代机。说老实话,那么更往前的f-85(xf-85)、f-84、f-83(p-59)、f-82(p-82)、f-81(xp-81)、f-80怎么算?经典款德国me-262怎么算?鼻祖级he-178怎么算? 亚音速机从来就没有进过划代。 第一个原因是性能比活塞战斗机没有明显优势,达不到跨代标准。这个时期的飞机被称作“喷气机的黎明时期”,满大街都是“活塞机击落喷气机”的小故事。 第二个原因是当时的喷气飞机设计还在摸索阶段,既不成熟,也不统一,没有达到划代的需要。 二,俄制“五代法” 苏俄是普世“四代法”逐渐崩溃而陷入混乱的元凶,起因很简单。 长久以来虽然俄国紧跟美国潮流,战斗机划代标准也和美国相似,但是叫法不一样,其中问题的核心是“美标三代”相当于“俄标四代”。 这个问题在冷战时期还不那么严重。但是冷战结束后军火市场突然喷发,在这场较量中,那些披着罩袍的金主面对“(俄标)第四代的苏-27”和“(美标)第三代的f-16”,想都不想直接奔着最高级的去,谁会管分代标准。 这种奇特的现象当然导致了美国军火公司、尤其是出口大户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严重不满。明明是相同水平的产品,俄国的就是比美国高一代。因此在洛马的奋力搅浑水之下世界上出现了好几个形形色色的“五代划分法”。 以下先谈谈始作俑的“俄标五代”。 1,俄标第零代战斗机(美标黎明期) 代表机型为米格-9。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