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浅论国企改革-《北京传奇》
第(1/3)页
原以为是政务院哪位首长要见他呢?跟着牛主任到一号首长林主席办公室时,李天成有些不敢相信。
林主席很和蔼地请他们坐下。问李天成到政研室工作还习惯吧?好像很熟的样子。李天成其实只在前年的五四青年表彰大会上见过林主席。当时林主席勉励他好好工作学习,李天成就只说了一句谢谢主席的话。
李天成现在也不拘谨,“谢谢主席的关心!我是走到哪座山就唱那座山的歌,没有什么不习惯的。”林主席哈哈的笑着,“小李的心态很好,不愧是我党优秀的青年干部。你在政研室的调研报告我看了。想找你来聊聊对国企改革的看法。”
办公室里还有牛主任和一位办公厅的秘书,李天成看了看他们求知的眼神,才对林主席说道:“全国有几十家大型工业类央企,我们主要是对这类企业调研。他们有些是改革前的中央直属企业,有些则是通过兼并与合并后的大型央企。这些企业基本都处在市场机制下,并存活过来。由于他们本身的庞大,在面对一些私营企业与外资企业时,有一定的资金优势,却未转换成技术与成本优势。在企业的技术升级中,一些央企依靠学习外资企业的技术完成升级改造。如汽车生产企业,但他们也只学会外企二十年前的生产工艺,缺乏真正的自主创新。而外资品牌依靠相对成熟的技术占据中高端市场,私企利用劳动力生产成本挤占低端市场。央企的汽车企业盈利完全依靠国内庞大的市场奠定,一旦市场出现波动。他就缺少了外资的技术优势,缺少私企生产成本优势,因为央企的庞大,后果不可想像,美国的底特律就是一个例子。
其他的还有船舶重工设备类,轻工业类等,他们大多是军转民企业,客户多是关联性国企。军转民的家电类企业则长年亏损,有些甚至已经销声匿迹。属于集体的家电类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突围而出,但在改制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逐渐演变成由私人控股的企业。
纵观国企在市场上大都处于垄断或相对垄断的地位,他们得到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扶持。如石油,烟草,矿山,水电,房产,汽车等。而处于市场终端的市县属国企因为各种原因已基本改制为私营企业或最终消失。而这些企业都是由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兴建的,虽然都是中小企业,但是当初每个县都有十几家,全国得有多少家这样的企业,让人痛心。现在的人们已经选择淡忘它们。
央企的构成又分为分公司,子公司等。有些是由原公司投资建成。有些纯属母公司与原来的一些中小型企业合并而成,虽然由母公司注资减少了原企业的亏损,但作用并不明显。因为原公司管理层而形成的派系未很好的融和到整个企业中。
在公司产品技术开发上,企业缺少动力,如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些私企从无到有建立了自己的品牌。而国企却是在最近几年看到私企的成功才开始建立自主品牌。国家的研发资金大多投入到高精国防工业中,而对基础研究投入不足。国企还存在着技术研究效率低下,资金浪费严重的情况。一些企业甚至完全利用国家研发资金的投入而生存,而产品创造的收益却并不明显。
在公司产品的终端客户分企业客户与个人客户。企业客户方面,国企大多选择国家企事业单位合作,这方面客源稳定,价格方面有很大的空间。有些客户甚至就是自已的母公司或子公司。所以在财务数据上往往是盈利的。也有的客户是外企和私企,但产品的议价空间受到很大限制。面对个人客户的基本都是一些垄断或相对垄断的企业,他们多是一些关乎民生的企业,产品价高,服务意识差,有些居然连年亏损,让人不胜唏嘘。可有些企业却在相对完全的市场竞争中站了起来,这些企业的领导人在与一些私企老板对比中毫不逊色,靠的是这些领导人独有的特质,可惜的是只有极少数。国企的老总把企业当自已的,不放在经营上,而与私企老板比收入多少,我想请问这有可比性吗。
怎样选择更好的企业领导人值得我们深思。
在公司的供应采购链上,他们主要选择同是国有的企业,现在也有一些私企介入。其中多存在利益输送。有些通过购买有关联性私企的国企产品达到目的,避开监管。有些甚至赤膊上阵,直接购买领导层亲属企业的产品。
在企业生产上,生产效率低下,设备老旧化严重,有些企业生产方式还停留在上个世纪,设备与厂房利用率偏低。生产管理方式也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人治时代,制度化管理严重滞后。普通员工待遇相对私企员工较好,但仍未按国家规定待遇看齐,反而进一步向私企靠拢。
在财务报表上,本身盈利率不高的情况下,还存在一些不真实数据。比如一些报废设备按购买价格,积压产品按销售价格登记,造成企业资产虚高。其它的财务报销五花八门,惨不忍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