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应敌之策-《汉末文丑》
第(2/3)页
颜良说道:“先生说得甚是。不过我却有一点别的意见。”
田丰说道:“公骥请讲。”
“既然注城不易速取,先生担忧会有损士气,那何不围注城而不攻,诱董军主力来救?”
颜良这个建议从表面上看来是不错的。围城打援,这是以逸待劳,把敌军调动到己军准备好的战场上,从而取胜的不二法则,可是颜良却忽略了关键的一条。
郭嘉、江显等也在帐中。
郭嘉这时说道:“颜校尉此言差矣。”
颜良看去,见是郭嘉说话。因知郭嘉深得文丑推崇,所以他倒也不以郭嘉年轻而小看他,端容说道:“噢?不知我何处差了?敢问足下高见?”
“校尉忘了我军刚大胜了董军一阵。”
颜良顿时醒悟,一拍脑门,说道:“是了,大兄刚大胜董军一阵,歼了董军千骑,董军现必正丧胆,畏我兵多将勇,虽见我围注城,十之**恐也不会来救。”
郭嘉说道:“正是。”顿了顿,又补充说道,“如果注城是必争的要地,那么我军虽是刚大胜了董军一阵,他也极有可能会不得不来援救,可注城并无什么重要的战略地位,对董军来说,丢了也没多大的害处,如此,董军就很有可能不会来救援,使我空围其城,不得其援。”
阳人聚、广成聚的董军才数千人,他们刚大败了一阵,损失了千骑精卒,胆气正弱,而文丑这边不但是挟大胜之威,且兵马盛壮,足有三四万之多,而注城又非什么战略要地,那就算是把注城给围个水泄不通,阳人聚、广成聚的董军也肯定不会来救援的。
注城如是,梁县也如是。
围梁县待董军援,除了以上的不可能之处外,还有一个麻烦:那就是梁县在汝水南岸,董军如果要来救援还得过河,半渡而击的故事人人皆知,董军更不会冒此奇险来救梁县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