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表哥-《缱绻花时》


    第(2/3)页

    正说着话,就听巧云进来道,“太太,佟大娘来了。”

    四人俱起身,若胭心口一缩,紧张的往外看,就见一位头发灰白、衣饰简朴利落的老妪稳步而来,步履轻而稳、身姿摇而不晃,不禁诧异,一位普通的平民老妪居然能将人人都会的走路走的如此仪态万方、风姿绰约,实乃奇人也。

    赞赏间,佟大娘已进了屋,向着杜氏端正行了一礼,笑道,“老妇得知太太来了,特来拜见,贵府的表少爷和表小姐屈居寒舍,老妇招待不周,多有得罪了。”

    杜氏含笑请起,道,“大娘言重了,小侄年轻,还要劳烦大娘照拂、指点。”

    许氏兄妹也双双行礼,杜氏便又请佟大娘入座,佟大娘略作推辞,便大大方方的坐下,若胭知道无法躲避,索性主动上前,恭恭敬敬的行礼,道,“大娘,若胭往日承蒙大娘关照,悉心教诲,后又赠若胭砚台,若胭永不忘大娘恩德。”

    佟大娘伸手扶起,凝视着若胭,眼中噙泪,目光惊异的扫过她头上的紫玉凤钗,笑道,“二小姐客气了,二小姐聪慧过人,愿意屈身受教,也是老妇的荣幸,半年不见,二小姐出落的越发动人了。”

    见佟大娘并没有追忆往事,若胭总算松下一口气,心叹佟大娘进退有礼、举止从容,来时路上听杜氏说佟大娘的侄子不久前过世,看她眉宇之间悲而不苦,伤而无怨,非极高的心理素质和修养不能掩饰也,怎么看都不像一位靠出租院落过活的寻常村妇,不禁暗自生疑。

    狐疑间,已听佟大娘说话,“老妇唐突,敢问太太娘家何乡何府?”

    关于杜氏的娘家,早于数十年前就有猜测,只是都做不得数,梅家早就放了话,是蜀中的一户寻常白衣人家,自此之后,倒没了别的猜测传闻了,佟大娘既然当着面问起,自然是坦诚相告:我是不信那些话的。

    奈何杜氏不过淡淡一笑,应道,“蜀中布衣,不足为道,让大娘见笑了。”还是这副说辞。

    佟大娘显出一副明显不信的表情,“太太谈吐风姿,可不像布衣平民,颇有大家风范。”

    杜氏莞尔一笑,欠身致谢,“大娘气度亦不同寻常街巷。”

    佟大娘沉吟片刻,坦然道,“也罢,老妇今日能有幸见到太太,不敢隐瞒,索性实言,老妇自幼入宫服侍过几位贵人,后蒙天恩放出宫,更名换姓安居于此。”

    原来是宫里出来的嬷嬷,怪不得这样好气度!

    若胭暗暗喝彩,就是杜氏也不免另眼相看,道,“原来是宫里的姑姑,失敬了。”笑容满面漾春风,眼底的追忆迷茫一闪而逝。

    这极不容人察觉的一丝变化却被佟大娘收入眼底,却只做不知,摆手笑道,“都是陈年往事了,如今再回想,恍如隔世,是以老妇从不对外人道,老妇在这古井胡同一住就是十几年,无人知晓老妇过往,倒也并非无人好奇追问,只是老妇有心遗忘,自然另有圆满说辞,唉,只是忘与不忘,哪有说到就能做到,老妇听闻太太颇通禅理,老妇无此慧根,看不透忘即是了、了即是忘,闲来无事,难免回望。”

    看似一番自嘲,若胭却听出话外之音,杜氏自然也明白她这是在试探自己,目光晦明不定,笑而不语。

    佟大娘却点到为止再不多言,只闲说几句京州景致,当是为许明道做个导游了,然后便起身告辞,众人送出屋外。

    佟大娘临去又回头看着若胭笑道,“二小姐是个有福气的,有太太这样的母亲,万事皆有太太操持费心,只管安享福乐便是。”

    送走佟大娘,四人依旧回屋,许明玉却笑着上前挽住若胭,邀请她入内室坐坐,若胭没有不应的,愉快的跟着她进去,桌上放着一副未完成的画,用墨酣畅,疏密有致,只是着色至一半,显然是若胭未到之时她正在作画,当即赞不绝口,“表姐画的真好。”

    许明玉谦逊的笑道,“不敢当,倒是表妹,姑母信中多次夸你书画精妙,改日可要请表妹不吝笔墨……”

    若胭再度无语,暗怨杜氏不该这样吹捧自己,就自己那两把刷子,在“蜀中知名”的许氏兄妹面前不是班门弄斧、贻笑大方么,自己可还一门心思想着好好和表哥表姐相处呢,这倒好,一准要被他们取笑轻视了,不觉难过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