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沈权大战-《侠踪芳影》


    第(1/3)页

    明军退回开城后,郑静打听到日军的粮仓位于汉城附近的龙山,便派查大受和朝将高彦伯点燃了日军在龙山的粮仓,这样一来,汉城的十几万日军顿时陷入困境。朝鲜的战况已经传到了京师,皇帝嫌打仗费钱便有了议和的心思。

    朝堂上,皇帝居高临下:“战斗打到这个程度,朕的军队伤亡太大,他们都是帝国的勇士,朕痛心疾首,更重要的是国库的银子每天向流水一样流去,对百姓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不知众爱卿有没有好主意?”

    朝堂上一片沉默,良久,户部尚书石星出列道:“老臣到有一计,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皇帝正愁没人给他分忧,听到石星说有一计,不禁喜上眉梢,赶紧道:“爱卿有和计谋,快快讲来!”

    石星道:“战争虽然给朝廷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是敌人所受到的损失并不比我们轻,甚至更重,我们可派出使者,前往日本国议和,如能不动一兵一卒,而平息干戈,才是上上之策。”

    皇帝听了觉得正合自己的意:“石爱卿比计甚好,只是这议和的人选怎么挑选还得仔细思量一下。”

    石星胸有成竹道:“老臣心中有一人选,不知道皇上以为怎样?”

    “是谁?快快报来。”

    “沈惟敬是也!”

    “好,就按爱卿的意思办,派沈惟敬前去议和”皇帝道。

    石星将议和的旨意传达给了郑静。

    和谈的代表就是沈惟敬,沈惟敬进入汉城见到了宇喜多秀家,监军石田三成等人,最后达成的条件是日军撤出汉城,保留一部分军队在釜山,明朝派使臣去日本谈判。明朝派往日本的使臣是经略宋应昌下面的两个文官,谢用梓和徐一贯,外加游击沈惟敬和侠士沈易风,一共四人。

    日本名户屋码头上锣鼓齐鸣、弦乐震天,日本的乐队奏起了中土音乐欢迎大明使臣。自明太祖时代派遣使臣来日本,明朝已经有两百多年没有派遣使臣过来,听说有来自中土的使臣,各地的老百姓争先涌向码头一睹中土使臣的风采。

    明使们举着“钦命”的牌子,敲着锣鼓登上了日本国土,谢用梓、徐一贯、沈惟敬看着这热闹的场面,仿佛置身于中土,一路上都是欢迎的人群,穿着汉服的日本女人跳起了汉舞,接下来,西南部的各大名轮流宴请明国使臣,但谢用梓、徐一贯明显对这一切并不感兴趣。

    谈判正式开始前,双方安排了一场比武,作为谈判前的前戏。比武场上旗帜招展,场外前来观看的人多得人山人海……

    丰臣秀吉拍拍手,以折扇向沈易风一指:“沈先生,这位少年便是你指定参赛的高手么?”

    沈惟敬恭敬道:“正是,此人年纪虽轻,身手却极为不凡,正好与贵国高手切磋武艺。”

    丰臣秀吉听了此言,笑道:“那么老夫问一句,这位少年的武艺在贵国能位列何等,可算是贵国最强之人?”

    此言实则话里有话,若沈惟敬回答说是位列有数的高手,则之后若是输了比试,大明颜面必然受损;若回答说他的武艺并非最高,则日本一方必认为是对方小觑于己,于和谈一事大大不利,如何回答这句话,此时沈惟敬心中亦是苦苦思索,未得其法。

    “那是当然。”回答的并非沈惟敬,而是沈易风,他一脸自信的道,“本大爷可是大明最强的,那位长得像猴子的大人,有什么高手尽管叫出来吧。”

    丰臣秀吉听到“猴子”二字时,眉头忽而一皱,他自统一日本以来,位高权重,猴子这一称呼早已无人敢用,如今却从一介异邦人口中听到这个称呼,心中不禁微怒。

    然而他毕竟是一代枭雄,很快便平复心情,笑道:“好一个桀骜不驯的小子,沈大人,你没选错人。既然这位少年称自己为大明第一,我自也要试试他的身手。”说着示意左右,“把权五郎叫来,与这位少年比试比试。”

    沈惟敬忙道:“御前比武不是明日才开始吗?怎么……”

    丰臣秀吉不慌不忙道:“自然是明日才开始,故而这也并非比武,切磋,切磋而已。”

    沈易风却是一脸迫不及待:“管他什么切菜切磋的,打架便是打架,尽管来吧。”

    沈惟敬听了心下却更为不安,他拽了拽沈易风的衣服;“小祖宗,你怎么如此鲁莽,此战虽名为切磋,但若是输了,大明颜面尽失啊。”未等他说下去,沈易风已一手打在沈惟敬身上,道“大人,好不容易有架打,别扫我兴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