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匡扶汉室少壮志-《东吴之孙策》


    第(3/3)页

    孙策心中想着,顿时雄心万丈,俯瞰四方,云遮雾掩,万物都显得渺小了许多,不禁升腾出一股凌驾众生的豪气。

    ---------------------------------------

    孙策抬头,不知不觉,居然走到了城西的军营处。

    此刻的校场上,士兵们里三圈外三圈地围成一圈,将本就不甚宽敞的地方挤得更是水泄不通。他们呐喊、喝彩、欢呼,场面一时热闹不已。

    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即使是在最外围的士兵,也都个个伸长了脖子,踮着脚蹦跳地往里张望。

    这样的场景激起了孙策的好奇心,顿了片刻,他举步向里面走去。

    孙策走到一名士兵旁边,拍了拍他的后背。士卒皱眉不耐烦地转过头,一看拍自己的是孙策,刚要破口大骂的他立马换上了一副恭敬的神色。身为孙坚老卒的他,对于主帅的儿子自然是熟悉不过。

    “公子!”士兵恭敬地道。

    孙策点了点头,脸却好奇地往人群里张望,问道:“这么多人在这里干什么呢!”

    “启禀公子,祖茂校尉正在驯化一匹野马,小的们好奇,故而相聚来看。若犯了军法,还请公子饶恕!”孙坚用军极严,从他对自己的儿子行为和这名士兵骇惧的眼神就可以看得出。而汉代兵制,法律还没有完善,制度也没有形成完备的体系。许多法没有记录成文,都是口口相传,以儒家仁礼道德限制,以致世道沦丧。汉代的军法兵制,都是由自己的将军喜好来决定的,是故士兵有时也会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有没有犯军法。

    孙策摆摆手。

    这时围观的士卒听到是大公子,都自觉地让开一条道。没有一个人敢说话,个个神色恭谨,气氛顿时压抑了许多。

    来到场内,孙策眼前一亮,这马高近五尺,比他见过的所有马都要高大。银白色的毛发,竟然给人一种神圣高贵的感觉。只见此马昂首甩尾,一副傲然姿态。毛亮皮薄,在阳光下闪着奇异的光泽。

    “果然是一匹神驹!”孙策不禁心中赞叹。

    “公子,这是一匹极罕见的汗血宝马。”一名略懂相马的士卒凑上来对着孙策小心翼翼地说道。

    汗血宝马,产自大宛,故此又称大宛马。传说此类马形美体硕、善于跋涉,奔跑后身体会流出鲜血一样的汗水,乃是西域特产。当年张骞出使西域,见到了这类神马,回朝后奏知汉武帝说:“西域多善马,马汗血。”汉武帝听后大喜,特铸一匹金马,想以此与西域大宛国换一匹汗血宝马。谁知其国王也是视马如命,竟没有同意,还杀了大汉天使。汉武帝大怒,钦点李广率大军讨伐,大宛国不能抵挡,只能投降求和。汉武帝得大宛马三千,龙颜大悦,作歌咏赋,并赞其为“天马”。

    如此珍贵的龙驹,突然出现在军营校场上,自然引起了一番轰动。士卒们行伍多年,见到稀有宝马都是心痒难耐,争抢着想要去试骑,这其中不乏勇壮之士、骑马好手。可无一例外,他们都被这匹马摔下了背,摔了个狗啃泥。

    “弟兄们攻城时,见到区星骑的就是这匹马,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它却跑到了军营里来。”

    “马有灵性,区星既死,说不定它是为找自己的主人区星而来的。”孙策似回答也似自言自语道。

    此刻,场中虬肌虎须的祖茂一身戎装,拽着辔绳与马绕着场地一起打圈慢跑。孙策知道,这是在“练马调步”,是驯化野马的基本手段。调整呼吸,等到自己的步伐与马的速度一致,祖茂一个漂亮的翻越,稳健地坐到了马背上。

    “好!”精湛的技艺,孙策忍不住第一个大声叫好。他本性格活泼开朗、无拘无束,又喜与人谈笑,最不喜欢这种沉闷的气氛了。他这一叫,大家也不再拘束,纷纷喝彩加油,场面一时沸腾。

    被人骑在背上,一匹龙驹当然也有自己的自尊,顿时如发了癫般狂奔甩臀,就想把那个放肆的家伙摔下背去。可祖茂哪里肯放手,双臂死死揪住它的鬃毛,健腿猛夹马腹,全身紧紧低伏贴在马背上,使尽浑身解数,龇牙咧嘴,就是死也不肯松手。

    祖茂为人骁勇善战,很早就开始追随孙坚,是为孙坚的心腹爱将,名位只在“三虎”之下。他也是听说校场上出现了一匹汗血宝马,心痒难耐所以想来一试。

    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轰隆”一声巨响,祖茂已然摔下马来。

    “聿聿~”

    天马嘶鸣,高扬前蹄,眼看着便要将摔倒在地的祖茂踏得粉碎!

    ;


    第(3/3)页